在选择《中医药学报》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中医药学报》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中医药学报》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国内刊号CN:23-1193/R,国际刊号ISSN:1002-2392
创刊时间:1973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学术探讨、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临床论著、临证经验、临床研究、本草溯源、医籍探析、争鸣与商榷、研究进展,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医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医学实践者对各类医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医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效期刊、RCCSE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在医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冀 | 108 | 乌腺金丝桃;配伍;胰岛素抵抗;心肌缺血再灌注... |
匡海学 | 81 |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研究;洋金花;化学拆分组分... |
肖洪彬 | 58 | 血液流变学;木叶;红细胞膜;补阳还五汤;总皂... |
马艳春 | 54 | 糖尿病肾病;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中药;肾小球... |
宋立群 | 53 | 慢性肾衰竭;辨证论治;肾间质纤维化;糖尿病肾... |
杨炳友 | 45 |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研究;洋金花;性味;接骨木 |
李永吉 | 39 | 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HPLC;高效液相色谱... |
苏云明 | 35 | 蝙蝠葛酚性碱;灵芪胶囊;脑缺血;BXPC-3;荷瘤... |
桑希生 | 34 | 病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病因病机;... |
夏永刚 | 34 | 麻黄;化学成分;麻黄多糖;化学成分研究;化学...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385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 | 822 | 中医;中医药;疗效;中药;细胞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 | 328 | 中医;疗效;针刺;中药;中医药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96 | 中医;细胞;中医药;糖尿;糖尿病 |
黑龙江中医学院 | 225 | 中医;药疗;药疗法;中医药;中医...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60 | 中医;中药;细胞;中医药;结肠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140 | 中医;中医药;中医药疗法;细胞;...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139 | 中医;中医药;病机;辨证;细胞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130 | 中医;中医药;中药;结肠;结肠炎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09 | 中医;针刺;中医药;慢性;病机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97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10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108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77 | 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
76 | 教育部“春晖计划” |
7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6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63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52 |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 |
50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26) |
11 |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ts20110819) |
1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4)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714) |
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504708) |
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801)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526) |
9 |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1005020-31) |
9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4323110001)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