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医药文化》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医药文化》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一本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31-1971/R,国际标准刊号为1673-6281。
《中医药文化》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论坛撷英、人文新探、海外中医、医疗文化史研究、文献研究、文化广角,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43,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医药文化》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种文献,则使用首次出现的序号,并在序号的[]外直接著录引文页码(不加括号或P)。
Ⅱ、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或查新报告。
Ⅲ、来稿提倡言简意赅,详略得体。来稿务请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法律和技术规范以及本刊的有关规定。
Ⅳ、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当页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Ⅴ、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鼎 | 47 | 针灸;诗词;针灸疗法;循经;王履 |
段逸山 | 45 | 中医;民国;《素问》;中医学;举要 |
王庆其 | 30 | 医案;《黄帝内经》;教学查房;国医大师;《内... |
王兴伊 | 26 | 出土;医古文;《素问》;维吾尔医学;素问 |
张如青 | 23 | 简帛;出土文献;《永乐大典》;出土简帛;出土 |
温长路 | 21 | 健康;中医学;中医药文化;中医;中国节日 |
钱超尘 | 20 | 《伤寒论》;宋本《伤寒论》;伤寒论;章太炎;... |
王礼贤 | 18 | 养生;《黄帝内经》;《说文解字》;农耕文明;... |
李其忠 | 17 | 养生;中医;中医学;发生学;丁甘仁 |
和中浚 | 17 | 眼科;汉墓;医简;外科;中医外科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89 | 中医;中医药;文化;医药;药文化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09 | 中医;中医药;伤寒;文化;医药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72 | 中医;中医药;针灸;治学;中医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3 | 中医;医文化;中医文化;文化;养... |
中华中医药学会 | 46 | 中医;中医药;文化;医药;中医药...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38 | 中医;汉墓;医简;病方;中医药 |
《中医药文化》编辑部 | 37 | 中医;中医药;医药;中医药文化;...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35 | 中医;医药;文化;翻译;英译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32 | 中医;处方;医方;文化;清代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6 | 中医;中医药;文化;道家;中医学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3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59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4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28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
24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8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 |
6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6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7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T0305) |
24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S30301)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15)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40032) |
3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Z060801)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J010) |
3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2010GJ03)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234) |
3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4YS025) |
3 |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2006J00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