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物》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原文物》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原文物》杂志创刊于1977年,是一本由河南博物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1-1012/K,国际标准刊号为1003-1731。
《中原文物》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文物研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历史政策分析、历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历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22,表明该杂志在历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原文物》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题目务必言简意赅,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
Ⅱ、摘要撰写避免套话。不应出现作者所从事研究领域里的常识性内容,不应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也不要对论文的内容做解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Ⅲ、论文来稿需保证原创性,未曾在国内外公开期刊和公开出版的著作中发表,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涉及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Ⅳ、脚注每页重新编号,序号为带圈的阿拉伯数字,不使用尾注。
Ⅴ、参考文献引用要科学、合理,特别是要尊重已在本刊发表过相关论文的作者的劳动,引用时应尽量考虑引用,要有一定的文献引用量。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韩国河 | 16 | 遗址;中子活化分析;兵马俑;城址;周代 |
刘尊志 | 15 | 汉代;墓葬;西汉;墓地;汉墓 |
袁广阔 | 15 | 遗址;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郑州商城;仰韶文... |
陈国梁 | 13 | 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考古;墓葬 |
马世之 | 12 | 城址;黄帝时代;伏羲;女娲;龙山文化 |
张国硕 | 12 | 遗址;考古;城址;夏商时期;军事防御 |
杨育彬 | 11 | 郑州商城;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发现;考古;出... |
王长丰 | 10 | 铭文;地望;族徽;国族;西周 |
刘莉 | 10 | 淀粉粒;酿酒;仰韶文化;陶器;植硅体 |
连劭名 | 9 | 商代;《周易》;卜辞;儒家;殷墟卜辞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河南博物院 | 243 | 博物;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博物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211 | 遗址;考古;二里头;偃师商城;考... |
郑州大学 | 202 | 遗址;考古;汉代;遗存;墓志 |
北京大学 | 110 | 考古;遗址;石器;出土;墓葬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70 | 遗址;考古;出土;战国;商周 |
南开大学 | 67 | 西汉;西周;墓地;墓葬;考古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54 | 墓葬;遗址;墓地;汉墓;考古 |
河南大学 | 49 | 铭文;青铜;文化;考释;二里头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41 | 城址;遗址;考古;龙山文化;汉代 |
首都师范大学 | 41 | 遗址;石器;郑州商城;石器时代;...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0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18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2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1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9 |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6 |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2087) |
3 |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YS002)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82)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KG008)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37)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KG020)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KG008)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S032)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S016)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