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医》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医》杂志创刊于1955年,是一本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半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2166/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1668。
《中医》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证心得、百家园、标准与规范,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46,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医》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论文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以题注形式注于首页页脚处。
Ⅱ、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标题为二号小标宋、作者和单位为四号仿宋、正文为三号仿宋。
Ⅲ、注释采用“作者-年份”制。
Ⅳ、本刊倡导旁征博引,凡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做到应注尽注。须在引文结束处右上角用“①②”的数字标出,并将引文出处列于当页地脚处(应用工具栏中“插入”→“引用”→“脚注”)。
Ⅴ、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永炎 | 101 | 中医;中药;中医药;证候;中医学 |
仝小林 | 94 | 糖尿病;2型糖尿病;中医药疗法;中医;中医治... |
谢雁鸣 | 77 | 医院信息系统;联合用药;安全性;META分析;中... |
李建生 | 65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龄大鼠;证候;脑缺血;脑... |
胡献国 | 65 | 蜜膏;膏方;中成药;中成药治疗;生物油 |
吴沛田 | 63 | 中医辨治;中医辨证;中医药疗法;中医治疗;辨... |
唐旭东 | 62 | 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
刘保延 | 60 | 针灸;中医药;中医;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
刘建平 | 60 | 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 |
王阶 | 59 | 冠心病;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证候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395 | 中医;中医药;证候;药疗;中医药...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 | 842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812 | 中医;中医药;医经;名医;证候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85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572 | 中医;中医药;针刺;名医;名医经...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564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 | 491 | 中医;中医药;药疗;中医药疗法;...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470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380 | 中医;慢性;中医药;证候;肺疾病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 | 359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92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0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0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76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
14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
12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11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99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95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89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 |
1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14) |
12 | 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HANCET-05) |
12 | 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112PLJRC360) |
1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0907001-5-6)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628) |
9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2140) |
8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4DEA71040) |
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15) |
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504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