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创刊于2002年,是一本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4860/G4,国际标准刊号为1671-738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卷首、本期策划、本期策划_加快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建立高质量教育保障体系、封面故事、访谈、教育管理、北京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调查与研究、教与学、新科技与教育、研学旅行,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7,表明该杂志在教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中文关键词一般为3~5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
Ⅱ、稿件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和技术性删改,对实质性内容的修改,则应征求作者同意。
Ⅲ、作者工作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省名、城市名、邮政编码。
Ⅳ、参考文献按引文先后在文中标出序号,并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著录项目要齐全。
Ⅴ、文章正文请采用一级、二级、三级标题的格式,比如:一、(一)1(1),以此类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阮滢 | 42 | 内部审计;教育信息化;专访;校长;内部审计功... |
牟艳娜 | 34 | 专访;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信息化;教... |
李艺 | 30 |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
王爱胜 | 29 |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 |
钟柏昌 | 29 |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技术学;教育;机... |
王竹立 | 28 | 网络时代;干地黄;建构主义;互联网;零存整取 |
谢作如 | 22 | 教育;开源硬件;人工智能;物联网;AI |
余胜泉 | 22 | 教育信息化;学习资源;信息技术;泛在学习;教... |
李玉顺 | 21 | 教育信息化;平板电脑;人工智能;教学模式;教... |
项华 | 20 | SCRATCH;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物理教学;课程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北京师范大学 | 349 |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 |
首都师范大学 | 144 | 教学;教育;教师;课堂;信息技术 |
南京师范大学 | 141 |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技术... |
北京教育学院 | 112 | 教学;教育;教师;信息技术;课程 |
学研究院 | 110 |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
华东师范大学 | 99 |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77 |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 |
东北师范大学 | 73 | 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 |
北京大学 | 71 |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程;课堂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66 | 教育;教学;课程;信息技术;教育...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1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
1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9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
9 |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
8 |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
8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
8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
7 |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7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0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CA080138) |
5 |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01010263) |
3 |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DBBl0077)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117)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1067) |
3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KJB520005) |
3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8800031)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880121) |
3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YA010413) |
3 |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23620577-0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