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征信》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征信》杂志创刊于1983年,是一本由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1-1407/F,国际标准刊号为1674-747X。
《征信》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特稿、百年历程、理论研究、征信与法、区块链与征信、征信史话、实践与思考、诚信建设、金融纵横,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经济政策分析、经济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经济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表明该杂志在经济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征信》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
Ⅱ、投稿三个月未收到通知,可自行处理。本集刊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权进行修改、删节。除纸本印刷外,本集刊会配合集刊数据库和学术期刊网,将电子文档上传至相关网站及本集刊主页。
Ⅲ、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写明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写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Ⅳ、如是基金项目,请在首页以脚注方式注明项目来源和批准号,标注项目不超过3个。
Ⅴ、引言应简单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目的,相关领域前人所做工作,存在的问题,引出本研究的主题及特色,注意:引言部分不能有公式、图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曾康霖 | 31 | 金融;货币;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中央银行 |
吴晶妹 | 25 | 信用;社会信用体系;征信;征信体系;社会信用... |
林钧跃 | 23 | 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 |
黄志凌 | 21 | 中国经济;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银行;系统性风... |
马小林 | 19 | 征信;大数据;商业银行;企业;征信机构 |
韩家平 | 18 | 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 |
谢太峰 | 14 | 实证分析;银行;商业银行;实证研究;外汇储备 |
刘荣 | 13 | 中小企业;理财;商业银行;银行;大数据 |
叶文辉 | 13 | 互联网;金融监管;金融风险;不良资产处置;征... |
徐诺金 | 13 | 金融;金融监管;普惠金融;货币供应量;金融生...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人民银行 | 1109 | 信用;征信;金融;企业;银行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 303 | 金融;银行;河南金融;教学;教育 |
西南财经大学 | 65 | 金融;银行;货币;商业银行;资本 |
工商银行 | 56 | 银行;贷款;信贷;资产;商业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 | 54 | 信用;征信;金融;企业;征信系统 |
中国人民大学 | 53 | 信用;征信;社会信用;信用体系;...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49 | 金融;信用;信贷;银行;货币 |
北京大学 | 49 | 信用;征信;大数据;信用风险;信... |
郑州大学 | 43 | 金融;信用;银行;企业;法律 |
中国工商银行 | 40 | 银行;商业银行;信贷;贷款;资产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9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1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7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5 |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
24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24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1 |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
19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14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5058)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ZD073)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JY171)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JY124)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JY109)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FX134)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051)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630140) |
4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0683) |
4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1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