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一本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3-1269/TH,国际标准刊号为1006-8449。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专家撰文、专题研讨、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技术交流、产品开发和综合信息(含企业论坛、行业动态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19,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论著应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词(至少3~8个)。
Ⅱ、作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地址、学术简历和联系方式。
Ⅲ、本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必复,编辑部将在收到来稿后一个月内安排匿名审稿。逾一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者,可自做他用。
Ⅳ、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缩写,尽董不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等;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要一致。
Ⅴ、参考文献指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著作的页码在文中标注在序号边,如[2]123。引用经典著作请使用最新版本。可参看近期刊发稿件的参考文献格式。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黄翔 | 21 | 蒸发冷却;空调机组;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 |
张旭 | 16 | 数值模拟;地源热泵;能耗;隧道;空调系统 |
巫世晶 | 14 | 行星轮系;特高压断路器;仿真;喷嘴;均载特性 |
袁秀玲 | 12 | 数值模拟;制冷剂;制冷系统;风冷热泵冷热水机... |
叶水泉 | 10 | 冰蓄冷;电锅炉;冰储冷空调;冰储冷;中央空调... |
张华俊 | 10 | 制冷剂;压缩机;R22;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 |
冀兆良 | 10 | 节能;围护结构;冬暖地区;水环热泵;建筑节能 |
罗清海 | 10 | 建筑节能;节能;热电热泵;热水器;废热回收 |
茅靳丰 | 9 | 自然通风;数值模拟;火灾;城市隧道;隧道火灾 |
汤广发 | 9 | 数值模拟;热电热泵;节能;热电;建筑节能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同济大学 | 106 | 空调;节能;空调系统;建筑;能耗 |
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 | 56 | 空调;蓄冷;冰蓄冷;空调系统;蓄...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 | 45 | 空调;空调系统;空调设计;建筑;... |
武汉大学 | 45 | 起重;起重机;有限元;电厂;电机 |
西安交通大学 | 45 | 空调;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值模... |
中南大学 | 34 | 空调;制冷;热泵;列车;铁路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32 | 通风;空调;隧道;热舒适;空气品... |
上海理工大学 | 31 | 空调;制冷;建筑;空调系统;通风 |
学研究院 | 30 | 电厂;锅炉;节能;空调;火电 |
广州大学 | 30 | 空调;节能;建筑;空调系统;能耗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4 |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 |
4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3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 |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 |
2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
2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8113) |
3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2143) |
2 |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5Z3-D0531)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179) |
2 |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07B022) |
2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XCET-04-0970) |
2 | 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2009EG119150) |
2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502) |
2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2001]44) |
1 |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05ZZ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