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论丛》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华文史论丛》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华文史论丛》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一本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1-1984/K,国际标准刊号为1002-0039。
《中华文史论丛》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版本目录学、中国古代科技、敦煌学、民俗学和中外关系、文化交流,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文化政策分析、文化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文化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27,表明该杂志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华文史论丛》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本刊对来稿保留修改权,对所刊发的论文享有中文和电子出版物专有出版权,若有异议请事先声明。
Ⅱ、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Ⅲ、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并以注释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Ⅳ、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四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Ⅴ、每篇论文的作者数最好不超过6位,若超过请投稿时附必要的说明,其他对研究有贡献者列入志谢部分。作者署名居中、英文题名下方,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茅海建 | 10 | 戊戌变法;张之洞;光绪帝;戊戌时期;道光帝 |
林悟殊 | 10 | 摩尼教;明教;景教;唐代;抄本 |
王小盾 | 5 | 音乐文献;中国音乐;音乐研究;音乐;古代音乐 |
辛德勇 | 4 | 刻本;西汉;汉武帝;军事地理;雕版印刷 |
周清澍 | 4 | 手迹;忽必烈;地方官;元朝;总谱 |
沈松勤 | 4 | 词坛;明清之际;词史意义;中兴;朋党之争 |
葛金芳 | 3 | 南宋;宋代;考述;演进轨迹;商业文明 |
邱靖嘉 | 3 | 分野;辽朝;金朝;《辽史》;天文 |
李丹婕 | 3 | 白居易;唐代;中唐;初唐;唐朝 |
王素 | 3 | 故宫博物院;出土文献;墓志;走马楼;长沙走马...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复旦大学 | 49 | 文学;中國;文学研究;唐朝;政治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44 | 西夏文;黑水城;元代;道教;生平 |
北京大学 | 21 | 政治;唐代;晚清;PRINTING;党锢 |
上海师范大学 | 17 | 宋代;政治;五行志;小说;考述 |
华东师范大学 | 17 | 政治;史学;清代;藏书;游记 |
南京大学 | 16 | 文学;文学研究;元稹;唐朝;唐代 |
浙江大学 | 16 | 生平;生平事迹;事迹;校勘;校勘...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13 | 唐朝;宗教;宗教信仰;文学;文学... |
中山大学 | 12 | 摩尼教;明教;经幢;景教;抄本 |
四川大学 | 10 | 宋代;文学;考论;应试;应试者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6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1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9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7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4 |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 |
2 |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
2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70107) |
4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405)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70004) |
2 | 上海市教委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5) |
2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S30403) |
2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B405) |
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K67814) |
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S014) |
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391) |
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