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中国茶叶》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中国茶叶》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中国茶叶》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国内刊号CN:33-1117/S,国际刊号ISSN:1000-3150
创刊时间:1979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专题·综述、统计数据、试验研究、技术指南、产业论坛、历史文化,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农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农业实践者对各类农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农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等,在农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农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陈宗懋 | 84 | 茶叶;茶树;农药残留;茶园;假眼小绿叶蝉 |
权启爱 | 72 | 茶叶;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机;龙井茶 |
肖强 | 63 | 茶尺蠖;灰茶尺蠖;茶园;茶树;茶毛虫 |
尹军峰 | 52 | 茶叶;绿茶;茶饮料;茶汁;鲜叶 |
韩文炎 | 46 | 茶树;茶叶;茶园;茶园土壤;土壤 |
鲁成银 | 39 | 茶叶;农药残留;绿茶;鲜叶;蔗糖 |
刘仲华 | 37 | 茯砖茶;茶叶;黑茶;儿茶素;茶树 |
阮建云 | 36 | 茶树;茶园;茶叶;茶园土壤;名优茶 |
林智 | 35 | 茶叶;绿茶;化学成分;白茶;香气 |
曾建明 | 34 | 茶树;茶树新品种;工厂化育苗;早生;遗传育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 | 947 | 茶叶;茶树;茶园;绿茶;害虫 |
浙江大学 | 113 | 茶叶;中国茶;中国茶叶;茶树;牌... |
福建农林大学 | 92 | 茶叶;乌龙茶;茶树;茶产业;茶文... |
湖南农业大学 | 69 | 茶叶;茶树;中国茶;文化;茶产业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61 | 乌龙茶;茶树;茶品;茶园;做青 |
安徽农业大学 | 58 | 茶叶;茶树;茶园;绿茶;茶机 |
浙江省农业厅 | 55 | 茶叶;绿茶;良种;机械化;名优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46 | 茶叶;茶叶生产;名优茶;产销;增... |
华南农业大学 | 46 | 茶树;茶叶;香气;茶树资源;茶园 |
《中国茶叶》编辑部 | 41 | 茶叶;农业;茶园;茶产业;茶业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38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6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24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
22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1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4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14 |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
11 |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
10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8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9) |
14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3) |
12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3)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501) |
4 | 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R3090394) |
3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2N59)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07B02) |
3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23) |
3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2) |
3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6-G1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