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制冷》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制冷》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44-1220/TB,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9180。
《制冷》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试验·研究、技术交流、暖通空调工程,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6,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制冷》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摘要一般为叙述性文摘(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关键词4~8个。
Ⅱ、作者简介(出生年份、性别、学历、所属单位、职务职称、当前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等)以及详细通讯方式(包括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传真电话及E-mail)。
Ⅲ、文章正文请采用一级、二级、三级标题的格式,比如:一、(一)1(1),以此类推。
Ⅳ、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明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Ⅴ、拟刊登的稿件,编辑部会及时将录用通知单及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应及时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在没有约定的前提下超过1个月期限未修回,将被视为自动放弃。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刘彦华 | 28 | 食品冷链;节能;WTO;技术进步;制冷 |
黄翔 | 25 | 蒸发冷却;空调机组;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 |
徐泽智 | 24 | 水产品;麒麟菜;膳食纤维;制冷;金黄色葡萄球... |
陈林根 | 21 | 有限时间热力学;广义热力学优化;构形理论;热... |
孙丰瑞 | 20 | 有限时间热力学;广义热力学优化;热力学;构形... |
冀兆良 | 16 | 节能;围护结构;冬暖地区;水环热泵;建筑节能 |
刘金平 | 13 | 混合工质;制冷剂;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复叠 |
赖学江 | 13 | 换热器;中水回用;节能减排;污水处理工艺;生... |
李学来 | 13 | 振荡管;激波;冰浆;制冷效率;传热 |
臧建彬 | 13 |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地铁车辆;节能;空调机组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华南理工大学 | 98 | 制冷;空调;热泵;传热;制冷机 |
广东省制冷学会 | 91 | 制冷;空调;制冷空调;空调行业;...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 | 76 | 空调;热泵;压缩机;制冷;换热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68 | 空调;建筑;通风;节能;空调系统 |
广州大学 | 62 | 空调;空调系统;建筑;热舒适;节... |
上海海事大学 | 61 | 制冷;空调;换热;吸附剂;节能 |
中国科学院 | 42 | 制冷;热泵;冷剂;制冷剂;节能 |
上海理工大学 | 39 | 制冷;空调;压缩机;热泵;热泵型 |
西安交通大学 | 36 | 制冷;制冷剂;冷剂;压缩机;制冷... |
西安工程大学 | 35 | 蒸发冷却;空调;空调系统;制冷;...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9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0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9 |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
9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8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5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5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136) |
8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1006) |
6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T0503) |
4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4JJ3086) |
4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5GG4207001) |
3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3A06)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263) |
3 |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9QK037) |
3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S30503) |
2 | 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TC07BF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