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卒中》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卒中》杂志创刊于2006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5434/R,国际标准刊号为1673-5765。
《中国卒中》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述评、专题论坛:智能医疗与脑血管病决策、论著、指南与共识、病例讨论、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43,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卒中》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来稿必须注明“专投本刊”,不能一稿多投。本刊只接受WORD格式稿件。
Ⅱ、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
Ⅲ、每幅图(表)插入在文中相应位置。每幅图(表)应冠有中文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
Ⅳ、参考文献的编号按正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连续排列,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于上角,并按引用顺序排列于文末。
Ⅴ、摘要应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字数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以“本文”、“作者”作为主语。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拥军 | 499 | 卒中;缺血性卒中;脑血管病;脑卒中;脑梗死 |
赵性泉 | 247 | 卒中;预后;脑出血;缺血性卒中;脑血管病 |
王伊龙 | 181 | 卒中;缺血性卒中;卒中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 |
王春雪 | 165 | 卒中;缺血性卒中;抑郁;卒中后;预后 |
杨中华 | 99 | NEUROLOGY;卒中;预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 |
刘丽萍 | 98 | 卒中;预后;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 |
李子孝 | 82 | 卒中;缺血性卒中;脑血管病;预后;急性缺血性... |
张宁 | 64 | 抑郁;卒中;卒中后;静脉应用;美国心脏协会科... |
秦海强 | 54 | 卒中;颈动脉;缺血性卒中;Β-淀粉样蛋白;脑血... |
高培毅 | 54 | 磁共振成像;MR;脑肿瘤;影像诊断;磁共振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 1598 | 卒中;血管;缺血;血性;脑血 |
首都医科大学 | 213 | 卒中;血管;缺血;血性;动脉 |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109 | 卒中;缺血;血管;血性;缺血性卒... |
北京协和医院 | 93 | 卒中;动脉;血管;缺血;血管病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 82 | 卒中;缺血;血管;短暂性;短暂性... |
复旦大学 | 69 | 卒中;血管;缺血;血性;脑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61 | 血管;卒中;缺血;动脉;颅内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54 | 卒中;血管;动脉;缺血;脑血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 51 | 卒中;缺血;血性;梗死;脑梗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50 | 缺血;卒中;脑血;超声;动脉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4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61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43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
34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
32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29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
25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
22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
21 |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8B02) |
14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02050) |
12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11-3-023) |
1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124B03)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115) |
9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B047) |
8 | 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D111107003111007) |
8 |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D101107049310005)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083) |
7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21107001012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