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中国药学》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中国药学》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中国药学》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国内刊号CN:11-2162/R,国际刊号ISSN:1001-2494
创刊时间:1953年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综述、论著、消息,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医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医学实践者对各类医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医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高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等,在医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马双成 | 133 | 中药;中药材;何首乌;指纹图谱;化学成分 |
朱珠 | 106 | 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人血浆;新药;药效学 |
郭顺星 | 90 |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猪苓;真菌;化学成分 |
杨峻山 | 83 |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研究;中药;黄酮;药理活性 |
李大魁 | 75 | 高效液相色谱法;市售;临床药学;生物等效性;... |
李焕德 | 63 | 血药浓度;药动学;药代动力学;人血浆;药物动... |
杜冠华 | 60 | 晶型;药物组合物;药物活性;高通量筛选;丹酚... |
胡欣 | 60 | 药理作用;安全性;高效液相色谱法;META分析;... |
梅丹 | 57 | 临床药师;华法林;药学服务;药师;合理用药 |
张天民 | 56 | 生化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透明质酸;玻璃酸...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 | 548 | 学成;化学成分;药物;活性;细胞 |
中国药科大学 | 499 | 色谱;相色谱;液相色谱;高效液相... |
沈阳药科大学 | 449 | 色谱;相色谱;液相色谱;高效液相...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 | 387 | 色谱;相色谱;液相色谱;高效液相... |
北京大学 | 360 | 药物;药动学;色谱;相色谱;液相... |
浙江大学 | 351 | 细胞;色谱;相色谱;液相色谱;药... |
北京协和医院 | 256 | 药物;药动学;用药;色谱;相色谱 |
山东大学 | 239 | 药物;色谱;制剂;相色谱;细胞 |
第二军医大学 | 236 | 药物;色谱;相色谱;学成;化学成... |
复旦大学 | 202 | 药物;色谱;相色谱;液相色谱;药...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9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2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59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
138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126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2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94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8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83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62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2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325047) |
15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14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2010) |
10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325046) |
1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1-002) |
10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90906) |
10 |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ZYPZ007) |
10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302) |
8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1003-001-009)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2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