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医学》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2000年,是一本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4529/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9-6639。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论著、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29,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表格采用三线制,其序号及表名列于表格上方;图的序号及图名列于图的下方。
Ⅱ、论文可以写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Ⅲ、对录用的稿件本刊有权酌情删改。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Ⅳ、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英译)、作者单位(英译)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Ⅴ、来稿需准确标注参考文献。本刊采用文末注(对稿件中特定内容的解释说明可采用页下注),顺序编号。著录格式依照《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执行。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全意 | 29 | 流行病学;流感;手足口病;传染病;诺如病毒 |
许国章 | 26 | 流行病学;手足口病;水痘;艾滋病;病原学 |
俞敏 | 23 | 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慢性病;影响因素 |
徐景野 | 23 | 耐药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金... |
万康林 | 22 | 结核分枝杆菌;莱姆病;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分型... |
王金玉 | 20 | 农村;影响因素;集中式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 |
刘庆敏 | 18 | 高血压;患病率;影响因素;流行病学;慢性病 |
李勇 | 17 | 低聚肽;海洋胶原肽;小鼠;核苷酸;生物活性肽 |
林君芬 | 16 | 传染病;流行病学;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郭秀花 | 15 | 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近视;社区卫生服务;流...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82 | 艾滋病;结核;病毒;流行病;流行... |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 | 200 | 流行病;流行病学;结核;病毒;艾... |
北京大学 | 146 | 健康;肝炎;病毒;疫苗;流行病 |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 137 | 流行病;流行病学;病毒;疫苗;艾... |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 111 | 流行病;流行病学;结核;耐药;食...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 104 | 病毒;流行病;流行病学;乙型;肝... |
中华预防医学会 | 93 | 艾滋病;公共卫生;社会组织;健康... |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 | 91 | 流行病;流行病学;色谱;病毒;相... |
复旦大学 | 88 | 病毒;艾滋病;病患;影响因素;流... |
山西医科大学 | 75 | 影响因素;细胞;阿尔茨海默病;血...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9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42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
108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46 | 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 |
45 | 中国全球基金 |
3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3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21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
2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20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2 | 中国全球基金(CHN-304-G03-H) |
7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002009) |
4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1235) |
4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P2006CHNNCD24001)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643)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40004) |
4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7B186) |
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208) |
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3-010-02) |
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