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中国文字研究》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中国文字研究》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创刊时间:1999年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古文字研究、简牍碑刻文字研究、传统语言文字研究、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少数民族文字研究、域外汉字研究,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文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文学实践者对各类文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文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等,在文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刘志基 | 23 | 古文字;甲骨文;偏旁;字频;简说 |
潘玉坤 | 23 | 古汉语;《论语》;铭文;语序;无定代词 |
张再兴 | 22 | 西周金文;金文;秦汉;用字;古文字 |
董莲池 | 22 | 卜辞;铭文;构形;《说文》;鼎铭 |
臧克和 | 18 | 文字;《尚书》;石刻;竹书;博物馆藏 |
王元鹿 | 15 | 文字学;早期文字;文字;民族古文字;比较文字... |
王平 | 15 | 《红楼梦》;大学生;长江;《水浒传》;航磁 |
白于蓝 | 10 | 校读;校释;清华简;上博简;郭店楚简 |
徐时仪 | 10 | 《朱子语类》;汉语;词语;词义;方言 |
郭瑞 | 10 | 魏晋南北朝;石刻;石刻文字;石刻文献;南北朝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华东师范大学 | 362 | 汉字;金文;汉语;石刻;文字 |
吉林大学 | 67 | 考释;文字;金文;甲骨;札记 |
复旦大学 | 42 | 金文;铭文;考释;战国;释文 |
西南大学 | 41 | 释文;考释;汉字;墓志;碑刻 |
东北师范大学 | 27 | 考释;文字;战国;文字考释;金文 |
安徽大学 | 23 | 考释;铭文;补释;战国;铭文考释 |
北京师范大学 | 21 | 汉字;用字;说文;社会;社会用字 |
河北大学 | 18 | 考释;难字;疑难字;字典;汉语 |
上海师范大学 | 18 | 音义;《一切经音义》;一切经音义... |
上海交通大学 | 18 | 汉字;水文;取象;文字;甲骨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1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2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8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6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32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0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0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1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9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
7 |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IOZD11) |
15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B403) |
1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YY049) |
1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40011) |
1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119) |
1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JD740009) |
1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2JAZJD740015... |
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40008) |
8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40010) |
8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5BYY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