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研究》杂志论文投稿要求:
Ⅰ、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宜,用分号相隔,应紧扣文章主题,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
Ⅱ、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始文献。一般论著不超过15条,综述不超过20条。
Ⅲ、如为多位作者,且不属同一单位,请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数字序号,并相对应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单位全称、单位所在的省、市和邮政编码。
Ⅳ、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为三个月,自收到来稿三个月内邮件回复作者,如果三个月内未收到邮件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
Ⅴ、文中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的序号用“一、……”“1.……”“(1)……”标示。尽量不使用三级或三级以上的标题。
杂志发文主题分析如下: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475 | 青年;教育;少年;青少年;大学生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 323 | 青年;少年;青少年;青团;共青团 |
南京大学 | 237 | 青年;社会;文化;大学生;青少年 |
北京师范大学 | 160 | 青年;教育;社会;文化;少年 |
中国人民大学 | 157 | 社会;青年;少年;青少年;大学生 |
北京大学 | 126 | 青年;社会;大学生;就业;高校 |
华中科技大学 | 115 | 青年;社会;教育;少年;青少年 |
浙江大学 | 108 | 青年;社会;青少年;大学生;少年 |
首都师范大学 | 99 | 青年;少年;青少年;大学生;抗逆 |
中山大学 | 97 | 青年;文化;社会;少年;青少年 |
杂志往期论文摘录展示
生命历程的结构化:乡村青年城镇化的二元路径研究
呈现与建构: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和国家认同——基于全国部分高校和大学生微博的分析
临时夫妻:青年农民工灰色夫妻关系及其连带风险
流水线上的爱情快餐——以在富士康郑州厂区的调研为例
核心粉丝是如何炼成的——基于文化资本视角下的粉丝社群研究
年轻女性为何热衷在网络社区分享“好物”?——基于动因理论的分析
人际信任行为路径:青年群体方言情境化现象的经典扎根研究
“斜杠青年”职业选择的本体性研究
高校班团集体建设举措述评及实效分析——基于清华大学案例及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