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观察》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农村观察》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农村观察》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3586/F,国际标准刊号为1006-4583。
《中国农村观察》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土地问题、乡镇企业、粮食问题、村民自治、农民收入与消费、农村劳动力、贫困问题、农村社会问题。,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经济政策分析、经济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经济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3.96,表明该杂志在经济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农村观察》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请在来稿中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单位、职称及联系方式。
Ⅱ、正文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简炼、通顺、层次清楚。
Ⅲ、直接引文之注释不加引领字“参见”,间接引文之注释应加引领词“参见”;如显示其他支持性文献,用“另参见”为引领词。对立性文献,则加说明性字句,诸如“不同的见解,请参见”之类。
Ⅳ、摘要只需简明、准确地概述论文内容即可,不要增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以150-200字为宜。
Ⅴ、每页重新编号,注码号为①②③……依次排列。多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分别出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罗必良 | 15 | 农地流转;交易费用;农户;农业;产权 |
苑鹏 | 14 | 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 |
郑风田 | 12 | 乡村;农村;食品安全;农民;粮食安全 |
李周 | 12 | 林业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 |
刘文璞 | 11 | 雇工;雇主;农民;农业;社会主义经济 |
谭秋成 | 11 | 农业;乡镇企业;生态补偿;化肥施用;绿色农业 |
蔡昉 | 11 | 经济增长;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劳动力;就业 |
钟涨宝 | 11 | 农民;农地;农地流转;实证分析;土地流转 |
杜志雄 | 10 | 家庭农场;乡村;农业;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安... |
张俊飚 | 10 | 农户;农业;农业碳排放;食用菌;中国农业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 | 250 | 农村;农业;农民;农产;劳动力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69 | 农村;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劳动... |
中国人民大学 | 137 | 农业;农村;农民;农产;农户 |
中国农业大学 | 117 | 农村;农户;农民;农业;贫困 |
南京农业大学 | 102 | 农业;农户;农村;农民;农地 |
华中农业大学 | 83 | 农村;农户;农业;实证;实证分析 |
华中师范大学 | 59 | 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政治;乡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8 | 农民;农村;农地;农户;农业 |
北京大学 | 52 | 农村;社会;农民;农村社会;村社 |
华南农业大学 | 50 | 农地;农户;农业;农村;农民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1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72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22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4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14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
13 | 美国福特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33006)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33004)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ASH007)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33011) |
4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062) |
4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YZDA2009)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48)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KS016)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