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中国免疫学》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中国免疫学》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国内刊号CN:22-1126/R,国际刊号ISSN:1000-484X
创刊时间:1985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基础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征稿征订、肿瘤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临床免疫学、教学园地、专题综述,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医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医学实践者对各类医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医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效期刊、RCCSE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医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杨贵贞 | 117 | 免疫学;受体;免疫;细胞因子;免疫细胞 |
曹雪涛 | 66 | 肿瘤;树突状细胞;基因治疗;基因疗法;蛋白分... |
张学光 | 65 | 单克隆抗体;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T细胞;C... |
孔宪涛 | 63 | 肝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血清;透明... |
李大金 | 59 | 滋养细胞;母-胎界面;反复自然流产;补肾宁心... |
田志刚 | 59 | NK细胞;NK;肿瘤;细胞因子;自然杀伤细胞 |
方艳秋 | 46 | IL-18;流式细胞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腺癌... |
谭岩 | 46 | IL-18;细胞凋亡;小鼠;肝癌;CIK |
金伯泉 | 46 | 单克隆抗体;CD226;PTA1;肾综合征出血热;ELI... |
仲人前 | 35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华中科技大学 | 235 | 细胞;免疫;基因;蛋白;抗体 |
第二军医大学 | 228 | 细胞;免疫;基因;肿瘤;白细胞介... |
吉林大学 | 227 | 细胞;免疫;免疫学;教学;蛋白 |
白求恩医科大学 | 176 | 细胞;免疫;抗体;受体;肿瘤 |
军事医学科学院 | 157 | 细胞;免疫;基因;克隆;抗体 |
复旦大学 | 157 | 细胞;免疫;基因;小鼠;肿瘤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56 | 细胞;免疫;肿瘤;抗原;蛋白 |
中国医科大学 | 138 | 细胞;免疫;小鼠;基因;原虫 |
福建医科大学 | 125 | 细胞;免疫;凋亡;基因;分子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 | 125 | 细胞;免疫;抗体;肿瘤;克隆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76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4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40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84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83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8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81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73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
61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6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11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925031)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30340) |
10 | 国家教育部“985工程”(985B36)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236) |
9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175) |
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510006) |
8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9]30) |
8 | 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2011-Y07) |
8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0ZB14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