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煤炭地质》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煤炭地质》杂志创刊于1989年,是一本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0-1364/TD,国际标准刊号为1674-1803。
《中国煤炭地质》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煤矿政策分析、煤矿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煤矿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69,表明该杂志在煤矿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煤炭地质》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摘要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结果和结论可合并,字数一般以200字以内为宜。关键词可选3~8个。如果需要,请同时附上英文摘要。
Ⅱ、注释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Ⅲ、文献类型的字母标识: [M]为专著,[C]为论文集,[N]为报刊文章,[J]为期刊文章,[P]为未出版之会议论文,[D]为未出版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需注明学校),[R]为报告,[CD]为光盘。
Ⅳ、来稿一般三个月内没收到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
Ⅴ、来稿请另起页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曹代勇 | 54 | 煤系;煤田构造;煤;煤田;煤层气 |
邵龙义 | 33 | 层序地层;PM10;可吸入颗粒物;聚煤作用;PM |
王佟 | 30 | 煤炭资源;煤炭;煤系;地质勘查;生态修复 |
姜波 | 21 | 构造煤;煤层气;煤;煤岩;煤储层 |
李聪聪 | 21 | 煤;煤质特征;煤系;生态修复;煤炭资源 |
朱士飞 | 19 | 煤;矿产资源;煤系;含煤岩系;煤质 |
宁树正 | 18 | 煤;煤系;煤炭资源;矿产资源;煤田构造 |
魏迎春 | 18 | 煤粉;煤层气;煤系;煤;煤层气井 |
刘桂建 | 17 | 煤;微量元素;重金属;赋存状态;中微量元素 |
秦勇 | 16 | 煤层气;煤;煤储层;煤层;沁水盆地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 607 | 地质;煤炭;勘探;煤层;煤矿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216 | 煤田;地质;盆地;煤层;地层 |
中国矿业大学 | 211 | 煤层气;煤层;煤矿;储层;瓦斯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 | 181 | 煤炭;地质;煤矿;勘查;盆地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 | 120 | 煤层气;煤层;煤矿;矿井;储层 |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 | 94 | 煤层气;地质;煤田;煤层;勘查 |
安徽理工大学 | 80 | 煤层;地质;煤矿;煤田;煤 |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77 | 地质;找矿;煤层气;金属矿;多金...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71 | 盆地;煤层气;煤田;地质;层序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 | 64 | 地质;煤田;地质特征;煤层;勘探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3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0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83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
36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7 | 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 |
2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6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5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4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7 | 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2005]1255)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30422) |
12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2) |
1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208) |
9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0-003) |
9 |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CRSM08B01) |
7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0-002) |
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202) |
6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0-005) |
6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