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经济》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一本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3664/F,国际标准刊号为1007-8266。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热点与前沿、现代流通、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流通法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经济政策分析、经济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经济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3.65,表明该杂志在经济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一、《中国流通经济》论文题目、作者单位:写出中、英文全称。中文题目要用汉语,不要用英文及缩写。
二、《中国流通经济》摘要:200~300字,摘出文章的主要思想和创新观点,不要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缩略语。
三、《中国流通经济》关键词:4~5个,要求最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术语、概念等,并译成英文。
四、《中国流通经济》参考文献:在正文中以实引方式标注,设序号用方括号以上标形式标出,如[1],文末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要求标明:主要责任者,文献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文献起止页码。
五、作者在收到回执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可自行处理,若欲投他刊,应先与本刊联系。退修稿逾期不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丁俊发 | 37 | 物流业;中国物流业;物流业发展;物流市场;流... |
宋则 | 25 | 商贸流通业;流通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市场经济... |
石桥 | 24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现代物流;著名经济学家... |
王之泰 | 24 | 物流;物流平台;物流业;现代物流;中国物流 |
何黎明 | 23 | 物流业;物流业发展;现代物流;物流;中国物流... |
林英泽 | 18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流通产业发展;现代物流... |
高铁生 | 17 | 粮食安全;流通产业;化肥;大流通;粮食生产 |
祝合良 | 15 | 数字经济;流通业;实证研究;零售业;期货市场 |
晓亮 | 13 | 民营经济;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制;... |
王健 | 13 | 物流业;物流;制造业;现代物流;内啮合齿轮泵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北京物资学院 | 742 | 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法律 |
中国人民大学 | 244 | 企业;金融;供应链;营销;消费者 |
北京交通大学 | 201 | 物流;商务;电子商务;企业;供应...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87 | 企业;实证;物流;服务业;资本 |
南开大学 | 99 | 物流;企业;营销;实证;金融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69 | 物流;物流业;中国物流;物流业发...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65 | 流通业;零售;实证;企业;京津 |
北京大学 | 62 | 企业;金融;营销;经济增长;就业 |
西安交通大学 | 60 | 商务;电子商务;物流;实证;网络 |
北京工商大学 | 60 | 企业;顾客;零售;流通产业;金融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4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7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1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5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41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
37 |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
37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35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34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32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JY020) |
7 | 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项目(PHR201106139) |
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JY006) |
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JY010) |
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JY069)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JY080)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2155)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3079) |
5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928) |
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8B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