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国内刊号CN:34-1206/R,国际刊号ISSN:1009-2501
创刊时间:1996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书评、专论、基础研究、定量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综述与讲座,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医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医学实践者对各类医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医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等,在医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周宏灏 | 88 | 基因多态性;遗传药理学;药物代谢;药代动力学... |
谢海棠 | 76 | 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豆腐果苷;人血浆;生... |
王广基 | 73 |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代谢组学;中药;... |
郑青山 | 60 | 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META分析;定量药理... |
阳国平 | 49 | 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研究;药动... |
汪海 | 49 | 盐酸埃他卡林;ATP敏感性钾通道;埃他卡林;烟... |
熊宁宁 | 43 | 伦理审查;中药;医学伦理学;伦理;黄蜀葵花 |
王睿 | 42 |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抗生素后效应;加替沙星... |
孙瑞元 | 42 | 药代动力学;新药;生物利用度;茶多酚;药物 |
刘昭前 | 35 | 基因多态性;药物基因组学;2型糖尿病;遗传多...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367 | 细胞;药物;高血压;血压;肿瘤 |
中国药科大学 | 353 | 细胞;药代;药代动力学;药物;内... |
中南大学 | 310 | 药物;基因;多态;多态性;基因多... |
皖南医学院 | 268 | 细胞;蛋白;高血压;血压;药物 |
南京医科大学 | 161 | 细胞;基因;药物;等效性;高血压 |
安徽医科大学 | 153 | 细胞;缺血;关节炎;小鼠;黄酮 |
温州医科大学 | 110 | 细胞;缺血;小鼠;再灌注;灌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99 | 细胞;药物;葡萄球菌;球菌;沙星 |
军事医学科学院 | 93 | 细胞;埃他卡林;钾通道;盐酸;内... |
武汉大学 | 92 | 细胞;心肌;蛋白;高血压;血压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04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5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21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
101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9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94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89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
66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
60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57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846) |
1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3014-001)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230) |
9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9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303) |
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1B03) |
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A518)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34) |
7 | 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2007-B238) |
6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A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