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康复》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康复》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2-1251/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2001。
《中国康复》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临床研究、作者·读者·编者、外刊拾粹、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19,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康复》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文章署名两个以上作者的,其间均以“,”隔开,并在姓名下写明对应的单位全称和邮政编码。
Ⅱ、标题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如第一级标题用“1”、第二级标题用“1.1”、第三级标题用“1.1.1”等。
Ⅲ、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Ⅳ、文章题目力求简明、醒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可带副题。
Ⅴ、参考文献要求不少于5篇,一般只列入近几年的最主要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按期刊通用标准格式要求提供参考文献完整信息:参考文献序号应按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吴毅 | 50 | 脑卒中;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糖尿病;康复 |
黄晓琳 | 38 | 脑缺血大鼠;脑卒中;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 |
张红星 | 30 | 电针;针灸疗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丰隆穴;高脂... |
黄国付 | 30 | 电针;夹脊穴;带状疱疹;夹脊;电针结合 |
何成奇 | 29 | 康复;骨质疏松;康复治疗;脉冲电磁场;膝骨关... |
范建中 | 29 | 康复;颅脑损伤;次声;高压氧治疗;康复医学 |
李建华 | 28 | 脑卒中患者;脑卒中;表面肌电图;疗效观察;康... |
王俊华 | 26 | 脑卒中;温针灸;电针;推拿;体外冲击波 |
岳寿伟 | 25 |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背根神经节;康复;背根神... |
尤春景 | 23 | 高压氧;脑卒中;脊髓损伤;康复;脑损伤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华中科技大学 | 509 | 康复;卒中;脑卒中;细胞;术后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141 | 康复;卒中;脑卒中;脊髓;脊髓损... |
武汉市第一医院 | 113 | 疗效;电针;卒中;脑卒中;颈椎 |
复旦大学 | 101 | 卒中;脑卒中;康复;偏瘫;卒中后 |
武汉大学 | 94 | 康复;卒中;脑卒中;护理;疗效 |
南京医科大学 | 78 | 卒中;脑卒中;康复;失语;偏瘫 |
太和医院 | 75 | 康复;电针;卒中;脑卒中;护理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71 | 卒中;脑卒中;康复;偏瘫;康复治... |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 | 68 | 康复;中风;疗法;偏瘫;卒中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4 | 康复;卒中;脑卒中;卒中后;脑卒...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9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28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
2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1 |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
10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10 | 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
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9 |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
8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7 | 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XK201110) |
5 | 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2008-47) |
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10B03)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220)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114) |
3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728078) |
3 | 安徽省科技厅年度重点项目(11070403064)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8B11)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10B01)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216C03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