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成电路》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集成电路》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集成电路》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5209/TN,国际标准刊号为1681-5289。
《中国集成电路》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产业发展、设计、系统、工艺、封装、企业与产品,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电子政策分析、电子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电子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17,表明该杂志在电子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集成电路》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毕业院校、专业、学位,职务,技术职称,现从事的主要工作。
Ⅱ、来稿须观点正确,立意独特、新颖,文理通顺。
Ⅲ、参考文献在文内采用[1] [2] [3]……上标格式顺序标识,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文后统一著录文献详细信息。
Ⅳ、来稿要求原创首发,来稿请附300字以内内容提要,4-7个关键词。
Ⅴ、题名应简明、具体、贴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黄友庚 | 41 | 行业协会;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计;通... |
胡芃 | 36 | 半导体产业;总裁;SEMICON;半导体;行业协会 |
张波 | 31 | 功率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功率器件;导电类型;电... |
王志功 | 29 | CMOS;CMOS工艺;英文;神经信号;光纤通信 |
李文石 | 28 | 混沌;混沌电路;耳穴;测谎;近红外 |
徐东明 | 23 | SDH;FPGA;同步数字系列;开销处理;锁相环 |
丁立勇 | 17 | IP;IC产业;SOC芯片;半导体市场;集成电路设... |
鲜飞 | 17 | 表面贴装技术;SMT;贴片机;波峰焊;SMT生产 |
夏宇闻 | 17 | VERILOG;基于FPGA;FPGA;JPEG2000;硬件描述... |
谢学军 | 15 | 微处理器;技术演进;知识产权;INTEL;CACHE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93 | 信号;芯片;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 |
电子科技大学 | 85 | 电路;功耗;低功耗;上网;片上网... |
福州大学 | 76 | 电路;低功耗;功耗;FPGA;感器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 | 76 | 芯片;电路;智能卡;集成电路;功...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 | 70 | 芯片;电路;功耗;低功耗;放大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67 | 半导体;半导体技术;半导体技术发... |
清华大学 | 65 | 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微电子;... |
美国ADI集团公司 | 60 | 转换器;信号;ADC;电源;传感 |
北京大学 | 60 | 电路;集成电路;半导体;功耗;深... |
《中国集成电路》编辑... | 56 | 电路;集成电路;半导体;电路设计...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6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6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4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
4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4 |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 |
3 | “上海-应用材料研究与发展”基金 |
3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00000)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3038)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6034)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7012) |
3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9C1259) |
2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1035-001-007-2) |
2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J0003) |
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1Z2A7) |
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415)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0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