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0-1005/K,国际标准刊号为2095-1639。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考古研究、近现代人物研究、馆藏文物研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历史政策分析、历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历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7,表明该杂志在历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由于编辑部人力有限,作者可在每一期截稿之日起三个月后,来电咨询稿件采用与否!
Ⅱ、关键词3~8个,用于对研究内容的检索。因此,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应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
Ⅲ、题名要求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必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最好不使用标点符号。
Ⅳ、来稿需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地址、邮编、职务、专业等信息,写明电子邮箱及电话以便联系。凡学生来稿请务必注明学校、专业和年级。
Ⅴ、参考文献引用要科学、合理,特别是要尊重已在本刊发表过相关论文的作者的劳动,引用时应尽量考虑引用,要有一定的文献引用量。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零 | 12 | 考古;铭文;北大;战国文字;古人 |
陈建立 | 12 | 墓地;青铜器;冶金考古;出土;遗址 |
胡小宝 | 8 | 工作队;墓葬;唐墓;墓葬形制;晋墓 |
陈小三 | 7 | 墓地;青铜器;铜器;春秋中期;出土 |
严志斌 | 7 | 墓地;巴蜀文化;战国时期;出土;铭文 |
胡瑞 | 6 | 唐墓;工作队;周墓;春秋;墓葬形制 |
高虎 | 6 | 工作队;墓葬;晋墓;墓葬形制;唐墓 |
范德伟 | 6 | 九一八事变;滇越铁路;河口起义;蒋介石;史迪... |
袁胜文 | 6 | 墓葬;汉墓;墓地;扁壶;陶瓷 |
黄锦前 | 6 | 铭文;铜器铭文;地望;系联;铜器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北京大学 | 119 | 铜器;青铜;青铜器;西周;墓地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03 | 博物;博物馆;出土;博物馆藏;遗... |
故宫博物院 | 60 | 乾隆;清宫;清代;文物;考述 |
吉林大学 | 40 | 铭文;遗存;商周;石器;墓地 |
中国人民大学 | 40 | 中国梦;太平天国;东汉;民族;考... |
南开大学 | 39 | 民国;墓葬;墓志;汉代;汉墓 |
首都师范大学 | 35 | 博物;缀合;文化;博物馆;卜辞 |
清华大学 | 32 | 西周;铭文;道教;造像;战国 |
南京大学 | 21 | 墓志;金石;交游;汉墓;出土 |
武汉大学 | 21 | 铜器;青铜;青铜器;周墓;清末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9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5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28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7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6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4 |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K67B10)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S016)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KG002)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391)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89)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4010) |
2 |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无)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XJC770006)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7009)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8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