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科学》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创刊于1999年,是一本由中国工程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4421/G3,国际标准刊号为1009-1742。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工程管理、工程前沿,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22,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本刊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Ⅱ、来稿应附3~8个关键词。附20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理论研究不要写成结构式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Ⅲ、文中出现的次序号,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号内注明,参考文献著录书写格式、间隔符号必须按照本刊规定。
Ⅳ、尊重作者确定的署名方式,但作者须在原稿上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Ⅴ、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谭忠盛 | 25 | 隧道;隧道工程;软岩隧道;黄土隧道;海底隧道 |
杜祥琬 | 20 | 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革命;中国能源;气候变... |
王梦恕 | 20 | 隧道工程;隧道;浅埋暗挖法;盾构;海底隧道 |
林明森 | 18 | 散射计;海面风场;微波散射计;海洋卫星;亮温 |
廖光煊 | 17 | 细水雾;火灾;油池火;灭火;灭火剂 |
范维澄 | 17 | 火灾;数值模拟;燃烧;建筑火灾;火灾探测 |
雷霁霖 | 16 | 大菱鲆;真鲷;鲆鲽类;工厂化养殖;海水养殖 |
卞有生 | 13 | 生态农场;农业生态工程;胜利油田;农业生态系... |
胡爱群 | 13 | 射频指纹;无线局域网;信道特征;无线设备;物... |
马鸣图 | 13 | 汽车轻量化;热成形;铝合金;汽车;热冲压成形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清华大学 | 203 | 能源;生态;生态文明;汽车;污染 |
中国科学院 | 164 | 生态;农业;遥感;电池;养殖 |
中国工程院 | 131 | 能源;生态;汽车;可持续发展;农... |
东南大学 | 126 | 网络;通信;无线;企业;自适 |
天津大学 | 118 | 可视化;水电;神经网;神经网络;...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18 | 火灾;细水雾;电池;灭火;烟气 |
北京交通大学 | 84 | 隧道;DX桩;海底隧道;载力;承载... |
中南大学 | 76 | 工程管理;建筑;有色;有色金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8 | 卫星;导航;卫星导航;导航系统;...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 65 | 勘探;能源;天然气;油气;低渗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772 |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
7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4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3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1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7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55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38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5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22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409600) |
1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G15B02) |
14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1021004) |
14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50) |
9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G07B05) |
8 | 铁道部重点科技项目(2009J010-F) |
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409603)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23005) |
7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5-02) |
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409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