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杂志创刊于2006年,是一本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5401/TN,国际标准刊号为1673-5692。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网信专题、工程应用、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电子政策分析、电子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电子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31,表明该杂志在电子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基金资助项目的标注请放在首页地脚(名称及项目编号)。
Ⅱ、正文(包括图表)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各种专业术语规范准确;正文论述条理清晰。
Ⅲ、参考文献引用要充分,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5 年内为宜)主要文献。
Ⅳ、摘要内容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之后分别填写。写成报道性文摘,尽量用量化指标进行描述,请勿笼统泛谈。
Ⅴ、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身份证号码、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免)、学位、职称、工作单位、主要研究方向;并注明通讯地址、电话、电子邮箱及邮政编码。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陆洲 | 27 | 天基;卫星;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存储介质 |
王红星 | 20 | 椭圆球面波函数;无线光通信;椭圆球面波;非正... |
扈罗全 | 18 | 电磁兼容;无线通信;谐波;信道模型;谐波电流 |
朱洪波 | 18 | 物联网;基站;网络;超宽带;信道 |
金荣洪 | 17 | 天线;时间调制;阵列天线;宽带;剖面 |
耿军平 | 17 | 天线;剖面;宽带;阵列天线;方向图 |
梁仙灵 | 16 | 天线;剖面;宽带;时间调制;超宽带 |
曹晨 | 15 | 预警机;机载预警雷达;指挥控制;网络中心战;... |
李钦富 | 15 | 仿真;SAR图像;仿真模型;信息系统;传感器 |
秦智超 | 15 | 无线传感器网络;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信息网...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609 | 网络;雷达;架构;信息系统;仿真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188 | 雷达;网络;天线;传感;作战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 | 125 | 雷达;信号;宽带;多普勒;MIMO雷... |
北京邮电大学 | 68 | 网络;无线;中继;搜索;天线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 | 67 | 椭圆球面波;调制;椭圆球面波函数...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59 | 雷达;网络;作战;导弹;孔径雷达 |
电子科技大学 | 57 | 雷达;网络;遗传算法;天线;通信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57 | 雷达;电磁;信号;军事;体系结构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 | 56 | 电离层;短波;通信;信道;反演 |
南京邮电大学 | 55 | 宽带;超宽带;无线;通信;天线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7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55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 |
3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37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3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7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5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5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338201) |
9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3001-007-03)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2024)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32040) |
9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9230031)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72056)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02006) |
7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073120033) |
6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519) |
5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ZR1416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