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地震》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地震》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2008/P,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4683。
《中国地震》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微震研究专辑论文、2021年云南漾濞6.4级、青海玛多7.4级地震快速产出,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地质政策分析、地质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地质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73,表明该杂志在地质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地震》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有国家、部、省、市、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请在首页脚标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可优先录用。
Ⅱ、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可不编号;如需编号,各层次一律用大写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为:一、(一)、1、(1)等。
Ⅲ、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句末右上角标出,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在文末。
Ⅳ、摘要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字数控制在300-400字之间。
Ⅴ、来稿请写明详细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并附作者简介,内容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和最高学术职务及研究方向。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刘杰 | 45 | 地震;地震活动;地震序列;M;地震活动性 |
高孟潭 | 41 | 地震;地震动;地震危险性;地震区划;地震危险... |
吴忠良 | 26 | 地震;地震学;地震预测;地震前兆;震源机制 |
王宝善 | 22 | 气枪震源;波速变化;人工震源;地震波;互相关 |
陈颙 | 22 | 地震;地震灾害;气枪震源;地震波;地震预报 |
蒋海昆 | 18 | 地震;声发射;地震活动;地震序列;中强地震 |
李纲 | 18 | 震情述评;震情;地震;震源;地震预报 |
王晓青 | 18 | 建筑物;地震;遥感;点云数据;建筑物震害 |
宋金 | 17 | 地震;震情述评;震情;地震活动;震群 |
蒋长胜 | 17 | 地震;地震预测;地震序列;余震;ETAS模型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地震局 | 513 | 地震;地震活动;断层;强震;震源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 | 300 | 地震;震源;地震活动;震前;地震...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282 | 地震;M;震源;震前;地震前 |
国家地震局 | 129 | 地震;地震活动;前兆;断层;震前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 | 121 | 地震;震源;余震;地壳;地震活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 | 109 | 地震;震前;震源;地震前;M |
四川省地震局 | 90 | 地震;震源;地震活动;断层;裂带 |
云南省地震局 | 89 | 地震;震源;地震活动;震前;地震... |
河北省地震局 | 77 | 地震;震源;震前;震源机制;地震... |
山东省地震局 | 71 | 地震;地震活动;震源;前兆;断层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48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
105 |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 |
9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86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
77 |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 |
6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57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26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3 |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3B01)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3B02)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2-01) |
7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03) |
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703) |
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2) |
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406) |
5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02) |
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7)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