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包装》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包装》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一本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1168/TB,国际标准刊号为1003-062X。
《中国包装》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要闻、包装印刷、市场纵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艺术理论、教学研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包装》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来稿请用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电邮至本刊投稿专用邮箱,并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称、通信地址、联系电话、E-mail等。
Ⅱ、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号。
Ⅲ、正文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加粗,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级标题按正文内容排版,仅加粗,不单独成行。
Ⅳ、论文来稿需保证原创性,未曾在国内外公开期刊和公开出版的著作中发表,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涉及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Ⅴ、每篇文章3~8组关键词为宜,关键词尽量从中选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高懿君 | 31 | 作品选登;地域文化;艺术;水彩;师生 |
范珺 | 25 | 包装材料;水蒸气透过率;气调包装;酸败;食品... |
马京生 | 22 | 装联;二维码;博览会;惠普;喷墨技术 |
孙立丰 | 22 | 教改;作品选登;传承创新;陶瓷;课程 |
李冰 | 21 | 利乐;展览会;曼罗兰;印刷行业;印刷厂 |
赵江 | 19 | 阻隔性检测;透气性;包装材料;透湿性;透过率 |
戴宏民 | 18 | 生命周期评价;包装机械;LCA;环境保护;资源... |
杨明 | 15 | 公文写作;作品选登;装饰画;艺术魅力;文化内... |
苏建宁 | 13 | 产品设计;感性意象;感性工学;产品造型设计;... |
金国斌 | 13 | 运输包装;现场测试;包装材料;食品包装;现代...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西北师范大学 | 250 | 艺术;教学;作品选登;选登;文化 |
中国包装联合会 | 178 | 联合会;装联;中国包装联合会;会... |
兰州理工大学 | 128 | 文化;艺术;视知觉;装饰;教育 |
武汉理工大学 | 116 | 用户;产品设计;艺术;文化;用户... |
湖南工业大学 | 107 | 教育;教学;文化;水瓶;企业 |
合肥工业大学 | 76 | 文化;艺术;视觉;插画;用户 |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 | 75 | 氧气;食品;塑料;透气;包装材料 |
湖南理工学院 | 72 | 文化;课程;教学;视觉设计;艺术 |
甘肃政法学院 | 71 | 企业;体育;文化;物流;教学 |
兰州工业学院 | 62 | 体育;物流;体育文化;企业;教育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19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
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 |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
12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11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11 | 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9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9 | 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1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65015)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G064) |
4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0]1561)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2A13) |
3 |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2]402) |
3 |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11K020) |
3 |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1CTM004) |
3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0C0636) |
2 |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Q2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