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2795/K,国际标准刊号为1002-6800。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专题论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边疆学:建党百年纪念专稿,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文化政策分析、文化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文化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8,表明该杂志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所有文稿均需在摘要下标引关键词,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5个,中间用分号“;”分隔。
Ⅱ、作者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等。
Ⅲ、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种重复投稿。
Ⅳ、文题应以新颖独特的逻辑文字组合准确地反映研究工作的内容实质和特点,文题要求简洁而信息量丰富。
Ⅴ、文章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五个,在文章末页列出并按第*项的要求注明有关内容。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希隆 | 21 | 述论;清朝;清代;维吾尔人;清前期 |
马大正 | 21 | 中国边疆学;边疆研究;中国边疆;边疆;边疆政... |
孙宏年 | 19 | 边疆治理;治藏政策;西南边疆;民国时期;清代 |
李大龙 | 18 | 中国疆域;族群;游牧;中华民族;多民族国家 |
方铁 | 15 | 中原王朝;西南边疆;治边;边疆;南诏 |
崔明德 | 14 | 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思想;和亲;匈奴;交融 |
周伟洲 | 14 | 民族关系;墓志;清代;经济开发;丝绸之路 |
武沐 | 13 | 明代;清代;土司;明朝;少数民族 |
吕一燃 | 13 | 清政府;外务部;中俄;主权;领土主权 |
田澍 | 12 | 大礼议;明代;杨廷和;明世宗;嘉靖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90 | 边疆;中国边疆;边疆史;史地研究... |
云南大学 | 133 | 边疆;西南边疆;民族;中国边疆;... |
兰州大学 | 102 | 民族;边疆;少数民族;述论;清朝 |
陕西师范大学 | 102 | 边疆;民族;墓志;唐代;民国 |
中央民族大学 | 63 | 边疆;民族;中国边疆;中国边疆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50 | 边疆;明代;民族;北边;明朝 |
吉林大学 | 48 | 边疆;政权;文化;辽朝;民族 |
南京大学 | 47 | 边疆;史地研究;主权;国民政府;... |
中国人民大学 | 44 | 清代;边疆;民族;清朝;边疆民族 |
东北师范大学 | 43 | 民族;清朝;文化;边疆;地方文化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2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6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0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8 |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 |
8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3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3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3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l22)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36)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97)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S014) |
2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CLS003)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GJ028)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MZ012)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S013)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ZD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