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1472/H,国际标准刊号为0257-9448。
《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简讯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33,表明该杂志在教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摘要是一篇论文最有意义的部分,是标题的放大和论文的浓缩,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Ⅱ、作者姓名、单位和E-mail为必填项目,第一作者和(或)通信作者还需填写电话、通信地址、手机号码、邮政编码、职称和身份证号。
Ⅲ、正文文字请用宋体五号;独立引文用仿宋五号(起四回二)。
Ⅳ、注释:用于对文章正文作补充论说的文字, 采用文末注的形式, 注号用“ ① 、② 、③……”。
Ⅴ、稿件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施春宏 | 14 | 构式;动结式;构式语法;互动;语义关系 |
李泉 | 13 | 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教材编... |
崔希亮 | 12 | 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 |
袁毓林 | 12 | 汉语;现代汉语;语义;论元结构;物性 |
邵敬敏 | 11 | 汉语;语法意义;汉语语法研究;X;现代汉语 |
曹志耘 | 10 | 汉语方言;方言;语音特点;韵母;地理语言学 |
张谊生 | 10 | 副词;X;构式;现代汉语;当代汉语 |
陆俭明 | 10 | 汉语教学;汉语;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构式 |
孙德金 | 9 | 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对外汉语语... |
冯丽萍 | 9 | 汉语;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学;汉字;留学...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北京语言大学 | 497 | 汉语;教学;语言;对外汉语;汉语... |
北京大学 | 117 | 汉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77 | 汉语;动词;互动;语法;现代汉语 |
北京师范大学 | 57 | 汉语;教学;语言;留学;留学生 |
上海师范大学 | 53 | 汉语;构式;副词;语义;动词 |
暨南大学 | 52 | 教学;汉语;留学;留学生;语义 |
复旦大学 | 51 | 汉语;语义;动词;现代汉语;句法 |
华中师范大学 | 44 | 语义;汉语;句法;X;语法 |
中山大学 | 44 | 汉语;习得;语义;语言;教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42 | 汉语;教学;汉语教学;对外汉语;...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0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3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1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6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20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4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
1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9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9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9 |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75) |
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2JAZJD740020...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YY036) |
4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655)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40005...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740008)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44)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113)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2D113)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YY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