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应用化学》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应用化学》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应用化学》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化学会
国内刊号CN:22-1128/O6,国际刊号ISSN:1000-0518
创刊时间:1983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专辑序言、综合评述、通知·启事、研究论文、信息动态,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化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化学实践者对各类化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化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化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化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陆天虹 | 70 | 电催化性能;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直接甲酸燃料电... |
吕春绪 | 42 | 硝化;甲苯;硝酸铵;炸药;有机化学 |
王佛松 | 39 | 聚苯胺;二氧化碳;碳酸酯;二氧化碳基;多元醇 |
李正名 | 34 | 生物活性;磺酰脲;除草活性;除草剂;杀虫活性 |
李德谦 | 28 | 萃取;稀土;膦酸;萃取分离;钪 |
景遐斌 | 27 | 脂肪族聚酯;开环聚合;聚乳酸;键合;聚苯胺 |
莫志深 | 26 | 粉煤灰;废旧塑料;共混物;尼龙1010;共混体系 |
邢巍 | 26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燃料电池;甲醇;膜... |
徐纪平 | 26 | 气体分离;透气性能;膜蒸馏;聚酰亚胺;透气性 |
丁伟 | 26 | 表面活性剂;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动力学模拟;...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1401 | 催化;乙烯;配合物;催化剂;丙烯 |
天津大学 | 209 | 催化;催化剂;丙烯;纳米;电极 |
南开大学 | 205 | 活性;生物活性;化合物;除草;除... |
吉林大学 | 182 | 催化;分子;配合物;卟啉;纳米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63 | 催化;纳米;共聚;催化剂;电池 |
南京理工大学 | 156 | 催化;硝化;离子;甲基;离子液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46 | 电池;催化;配合物;离子;共聚 |
武汉大学 | 132 | 催化;配合物;电化学;离子;催化... |
中山大学 | 117 | 丙烯;毛细管;毛细管电泳;丙烯酸... |
厦门大学 | 113 | 催化;电极;电催化;催化剂;配合...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0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2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11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106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102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01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92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
75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74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32050) |
12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12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基金(2009A426) |
10 | 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08-044HLJ) |
10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DM032)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5045) |
8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1)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 |
7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JG0507) |
7 | 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404060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