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牙周病学》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创刊于1991年,是一本由第四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61-1254/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2593。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特约专稿、论著、临床研究和总结、综述、口腔医学教育、医学与哲学、技术革新、短篇报道,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95,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中英文对照的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
Ⅱ、对于受各类基金资助的项目,请注明基金来源、项目编号。
Ⅲ、标题层次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标题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4级。一级标题为1,二级标题为1.1,三级标题为1.1.1,四级标题为1.1.1.1。
Ⅳ、文献说明放在文末,整篇文章顺序编码;同一文献多次引用需并置,原著名称只出现一次。外文参考文献按照国际通告的著录格式标注。
Ⅴ、关键词一般要求3~8 个能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词(组)。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史俊南 | 351 | 牙髓;厌氧菌;根管治疗术;牙胚;牙周膜 |
金岩 | 145 | 骨形成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胚间充质干细... |
肖明振 | 142 | 牙髓;牙本质涎磷蛋白;小鼠;牙胚;成牙本质细... |
吴补领 | 142 | 牙髓干细胞;变形链球菌;小鼠;人牙髓干细胞;... |
赵守亮 | 89 | 成牙本质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复合树脂;牙胚... |
吴织芬 | 83 | 牙周膜细胞;牙周炎;牙周病;牙周组织再生;牙... |
倪龙兴 | 76 | 牙龈卟啉菌;牙本质;厌氧菌;牙髓;膜泡 |
牛忠英 | 74 | 模拟失重;人牙乳头细胞;牙胚发育;基因表达;... |
文玲英 | 69 | 牙髓;牙根发育;年轻恒牙;儿童;磨牙 |
杨富生 | 67 | 破骨细胞;儿童;乳牙;龋齿;乳恒牙替换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第四军医大学 | 1731 | 细胞;牙周;牙髓;口腔;蛋白 |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 363 | 细胞;口腔;干细胞;牙周;根管 |
四川大学 | 149 | 龋病;牙周;龋病学;根管;口腔 |
山东大学 | 89 | 牙周;细胞;蛋白;牙本质;牙周病 |
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89 | 根管;牙周;细胞;牙髓;球菌 |
南京医科大学 | 78 | 细胞;牙周;牙本质;牙龈;树脂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 74 | 牙周;根管;细胞;体外;球菌 |
华西医科大学 | 71 | 龋齿;菌斑;口腔;牙周;球菌 |
中国医科大学 | 65 | 牙周;细胞;牙周炎;牙髓;口腔 |
中山大学 | 54 | 根管;细胞;牙髓;牙周;髓细胞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6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3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32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24 |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
21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
2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9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1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5 |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
15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789) |
9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0A26) |
9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0A23)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433)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327) |
8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HM076) |
7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1GXNSFA01829)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316)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30078)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