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民俗》于2019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44-Q1116,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是一本专注于探索艺术和民俗之间联系的学术期刊,它不仅关注传统艺术形式及其在民俗文化中的表现,同时也探讨了现代艺术如何受到民俗元素的影响及创新应用。为学者、艺术家、民俗学家以及对艺术和民俗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平台。
总的来说,艺术与民俗杂志凭借其丰富的内容、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开放的视角,在艺术与民俗领域内占据了重要位置。本刊适合广泛的读者群体,包括民俗学专家、艺术史学者、艺术家、教育工作者、文化管理者以及任何对民俗文化和艺术感兴趣的人士。无论是想要追踪最新研究趋势的学者,还是渴望探索世界多元文化的爱好者,它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资源。它持续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去发现、保护并传承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寻找灵感的专业人士还是希望深入了解特定文化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Ⅰ、图片要求影像清晰、色彩真实、画面整洁。图片若非本人原创(或拍摄),须获得原作者(或原拍摄者)的许可,不得侵犯他人权益。
Ⅱ、引用以书代刊的出版物,应依次标明作者、文章标题、主编、书名、期号、出版社、出版时间,但不必注明页码。
Ⅲ、文后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研究方向,职务,职称)及电话和E-mail。
Ⅳ、获基金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Ⅴ、正文结果:在正文和图表中按逻辑顺序描述结果,紧扣主题。正文不得重复图表中的数据,仅需强调或概述重要的观察结果。
VI、参考文献:来稿均应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不含内部资料、文件、使用说明书等)。在稿件的正文中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右上角标出,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VII、论文标题的层级,按一、(一)、1、(1)……排列,标题序号后不加逗号,标题末尾不加句号。
VIII、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等内容。
IX、摘要应在200字以内,要求文字通顺、简练,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用第三人称叙述,不用“本文”、“作者”等为主语,可用“文章”等。
X、来稿请用Word和pdf格式各发送一份。电子稿件“发件人”一栏需填写作者真实姓名,“主题”一栏为文章题目。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艺术与民俗杂志订阅
发行周期:季刊 全年订价:¥292.00元
发货说明: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可以下月发货。每月15日后订购,下下个月发货。发货之前会短信通知,我们将按照起订时间为您配送杂志,如需修改起订时间请联系客服。
我们不是杂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期刊推荐,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邮编:510623。
该杂志是省级期刊。收录在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该杂志是一本具有双刊号的期刊,该杂志的国内刊号是:44-Q1116,国际刊号是:1995-0187。
该杂志是季刊 ,全年订价¥ 292.00元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邮编:5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