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与禽病防治》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养禽与禽病防治》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养禽与禽病防治》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由华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44-1202/S,国际标准刊号为1008-3847。
《养禽与禽病防治》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特稿、综述、试验研究、饲养管理、家禽疾病防控专栏、育种专题、疾病防治、信息索引、特禽,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农业政策分析、农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18,表明该杂志在农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养禽与禽病防治》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
Ⅱ、论文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以题注形式注于首页页脚处。
Ⅲ、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Ⅳ、参考文献用英文或中文表示,著录以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标准。
Ⅴ、摘要是一个独立的短文,即不阅读稿件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辛朝安 | 112 | 家禽;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禽病;鸡病 |
翁亚彪 | 79 | 弓形虫;鸡球虫病;艾美耳球虫;球虫病;球虫 |
任涛 | 78 | 新城疫病毒;新城疫;禽流感;禽病;禽流感病毒 |
廖明 | 61 |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新城疫病毒;禽病;J亚群... |
曹伟胜 | 52 |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亚群;禽病... |
曾振灵 | 49 | 耐药性;药动学;药物动力学;大肠杆菌;兽药 |
林瑞庆 | 42 | PCR;PCR扩增;艾美耳球虫;猪蛔虫;内转录间隔... |
丁焕中 | 41 | 药动学;兽药;药物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家禽 |
徐成刚 | 40 | 副猪嗜血杆菌;禽流感;新城疫病毒;新城疫;禽... |
陈合强 | 40 | 肉种鸡;种鸡生产;白羽肉鸡;管理要点;AA^+肉...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华南农业大学 | 823 | 家禽;病毒;免疫;疫苗;传染 |
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 120 | 肉鸽;病毒;家禽;饲养;饲料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80 | 杆菌;免疫;番鸭;防制;家禽 |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56 | 球虫;虫病;肉鸡;免疫;养鸡 |
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 | 52 | 种鸡;肉种鸡;鸡群;疾病;肉鸡 |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 | 49 | 蛋鸡;鸡群;产蛋;饲养;养殖 |
山东农业大学 | 47 | 家禽;沙门菌;饲养;饲料;免疫 |
四川农业大学 | 47 | 病毒;传染;肉鸡;免疫;产蛋 |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 | 44 | 种鸡;肉种鸡;饲养;种鸡生产;育... |
扬州大学 | 40 | 杆菌;虫病;大肠杆菌;肉鸡;滴虫...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8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35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29 |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
22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 |
17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6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
9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
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6 |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6B20201011) |
4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7B090400070) |
4 |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2-G09) |
4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3) |
3 |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42-G3-03) |
3 | 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2009CI125) |
2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300710) |
2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451064201001132) |
2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4B06)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