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信息》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医疗设备信息》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医疗设备信息》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由卫生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2415/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7-7510。
《医疗设备信息》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专家专论、研究论文、技术创新、医疗设备原理与使用、仪器设备质控与计量、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维修、仪器设备市场信息、购置评论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2,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医疗设备信息》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正文:要求用词准确,语言精练、流畅,文章层次分明。
Ⅱ、来稿一个月内即决定刊用与否并作出回复,除作者特别要求外,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Ⅲ、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单位、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E-mail。
Ⅳ、各层次标题序数以数字连续编码。格式为:“一、”“(一)”“1.”,其下为“(1)(2)”,再下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Ⅴ、属于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应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汤黎明 | 57 | 腹腔镜;医疗器械;野战;胃癌;医院医学工程科 |
彭明辰 | 35 | 医用耗材;医用耗材管理;介入放射学;多排螺旋... |
刘曼芳 | 32 | DSA;放射诊疗;监护仪;岛津;医疗设备管理 |
周树仁 | 32 | 医疗仪器;心电图机;打印机;故障现象;火焰光... |
蒋红兵 | 32 | 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全程管理;图像分割;临床... |
马锡坤 | 31 | HIS;医院信息系统;云计算;军字一号工程;网... |
吴敏 | 29 | 对等网络;对等计算;野战;医疗器械;机顶盒 |
张德昌 | 25 | 呼吸机;PACS;医院医学;ISO质量管理体系;HIS |
戚仕涛 | 20 | 野战;单片机;医疗器械;超声;电源 |
杨绍洲 | 20 | 加速器;2100C加速器;放射诊疗;联锁;医用加...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首都医科大学 | 171 | 图像;配准;网络;单片;单片机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164 | 信息系统;网络;数字化;医院信息...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97 | 图像;X线;CT;成像;影像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83 | 全程管理;成像;器械;血管;医疗...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80 | 加速器;透析机;图像;联锁;血透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 | 80 | 仪器;器械;医疗器械;加速器;直... |
解放军第251医院 | 74 | 故障现象;分析仪;电路;信息系统...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64 | 信息系统;医院信息;医院信息系统...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62 | 信息系统;医院信息;PACS;医院信... |
山东省立医院 | 60 | 远程;远程医学;网络;分析仪;全...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1 |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
10 | 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5 |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5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4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4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3 | 总后勤部科研项目 |
3 |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 |
2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31) |
2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J0371) |
2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A0410009) |
2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053016) |
2 |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KM200410025012) |
1 |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5200820) |
1 |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0400676529) |
1 |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07JYY83) |
1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4577) |
1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4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