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信息导刊》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冶金信息导刊》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冶金信息导刊》杂志创刊于1964年,是一本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3937/TF,国际标准刊号为1008-3618。
《冶金信息导刊》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热点聚焦、行业综述、企业管理、应用技术、生产实践、工程装备、资源信息,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冶金信息导刊》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材料翔实、论证得力,具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
Ⅱ、摘要(中文):请用五号楷体,摘要文字控制在250字内,重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果和结论尤为重要。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
Ⅲ、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271269)”。
Ⅳ、正文采用5号宋体,单倍行距,每一段落开头空2个字距离。
Ⅴ、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以尾注形式写明,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艳红 | 20 | 转炉;炼钢工艺;新日铁;炼钢;连铸 |
王强 | 19 | 液体静压;静压支承;支承系统;径向轴承;静压 |
于治民 | 17 | 海运市场;海运;干散货;运价指数;集装箱运价 |
梁慧智 | 17 | 新日铁;炼钢工艺;转炉;脱磷;炼钢 |
曾鹏飞 | 17 | 企业管理;企业;企业管理哲学;国有企业;管理... |
冯士超 | 16 | 转炉;炼钢工艺;新日铁;脱磷;双联法 |
潘秀兰 | 16 | 连铸;转炉;炼钢;炼钢工艺;新日铁 |
吴崇浩 | 15 | 冶金;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大数据;钢铁行业;中... |
曹兵 | 14 | 科技期刊;高校学报;科技期刊编辑;问卷;科技... |
顾德南 | 13 | 冶金工业;叙词;主题词表;词表;NSTL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 | 183 | 钢铁;冶金;铁矿;铁矿石;矿石 |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 | 92 | 企业;会计;钢铁;高炉;企业管理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69 | 连铸;转炉;铸坯;型钢;合金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63 | 新日铁;汽车;连铸;钢铁;车用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48 | 电工钢;企业;钢铁;再结晶;取向...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 | 44 | 矫直;矫直机;厚板;轧机;酸洗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40 | 钢铁;宝钢;钢铁工业;企业;连铸 |
北京科技大学 | 39 | 科技期刊;钢铁;图书;图书馆;炼... |
首钢集团 | 30 | 厚板;中厚板;高炉;烧嘴;加热炉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30 | 钢铁;钢铁工业;钢材;中国钢铁;...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 辽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 |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 |
2 |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 |
2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
2 | 宁波市青年(博士)科学基金 |
1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1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1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40111) |
1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1 | 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20060248) |
1 |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2006Insklktglx66-29) |
1 |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2006lnsklktjjx-254-76) |
1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sk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