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于2020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是一份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学术价值的刊物,杂志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发展。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同时也关注跨学科研究的新进展。
每期围绕一个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撰文,提供多角度的观点和分析。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探索如何将古代智慧应用于当代社会问题的解决。鼓励和支持年轻学者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新生代学者提供展示平台。学衡不仅仅是一份学术期刊,它还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通过组织各类学术活动、研讨会以及合作项目,努力构建一个集研究、教育、传播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旨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优秀人才。杂志凭借其深厚的学术背景、严谨的编辑态度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Ⅰ、引言一般不超过500字,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
Ⅱ、内容摘要: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文章的核心观点和创新之处,不能写成研究背景介绍。一般不超过400字,用楷体小4号字。
Ⅲ、数据与表格:文中有计量意义的数据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据核对应准确无误,需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
Ⅳ、注释:主要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须在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最末一字右上方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明序号(例①、②表示),全部注释按序次排在文末。
Ⅴ、基金项目:所涉及的课题请在文中注明,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 (注明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扫描件)。
VI、论文题目应当简洁明了,反映论文的主旨。论文题目应便于读者检索、转抄和引用,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个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问意味的主标题和副标题。
VII、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VIII、本刊倡导旁征博引,凡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做到应注尽注。须在引文结束处右上角用“①②”的数字标出,并将引文出处列于当页地脚处(应用工具栏中“插入”→“引用”→“脚注”)。
IX、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情况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中。
X、来稿结尾请附作者简介,严格按照以下格式填写,不要分段,在实际写作中也不要加入相关的前缀,如姓名、性别之类。
我们不是杂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期刊推荐,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邮编:100088。
该杂志是省级期刊。收录在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
该杂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该杂志是半年刊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邮编: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