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论丛》于2013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是一份专注于刑事司法领域研究的学术期刊,它致力于推动刑事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杂志通常包含对国内外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论探讨、案例分析及立法动态等内容。其目标在于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刑事司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并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法律工作者提供一个发表见解和研究成果的平台。
对于从事法学教育、法律实务以及刑事司法政策制定的研究人员来说,刑事司法论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它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刑事司法制度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关于如何改进现有法律框架的新思考。通过分享来自不同背景专家的观点,刑事司法论丛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进步,对于推进公正高效的刑事司法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所刊载的文章往往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筛选,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些文章可能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的各个方面,例如犯罪原因分析、刑罚理论、证据规则、司法改革动向等。
Ⅰ、作者向本刊邮寄稿件后,稿件在一个月内可能会被录用,故在录用期内请勿再外投其它期刊。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文责自负。
Ⅱ、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
Ⅲ、引言一般不超过500字,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
Ⅳ、注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著作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期刊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数。
Ⅴ、文题避免使用简称、缩写、标点符号、化学结构式及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论著类文章应有英文题名,其含义应与中文一致,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
VI、引用、标注参考文献≥15条以上近五年文献,在正文中标注时,要按照在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列,请选用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文献,不能引用内部资料、待发表和二次文献。
VII、文稿凡属基金资助项目,应写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正式名称填写,投稿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录用和发表。
VIII、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单位、科室、邮编、地址、联系方式(电话或邮件)。
IX、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X、中文摘要一般限在200字以内,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关键词一般3~5个。
我们不是杂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期刊推荐,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7号,邮编:100073。
该杂志是省级期刊。收录在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该杂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该杂志是年刊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7号,邮编:1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