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协和医学》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协和医学》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协和医学》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国内刊号CN:11-5882/R,国际刊号ISSN:1674-9081
创刊时间:2010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主要栏目:专家述评、专家、专科论坛、论著、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病例报告、政策与法规、教学与科研、协和学子,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医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医学实践者对各类医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医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医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黄宇光 | 90 | 麻醉;围术期;围术期管理;神经病理性疼痛;加... |
金征宇 | 46 | 磁共振成像;X线计算机;图像质量;CT;体层摄... |
陈耀龙 | 43 |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医学;循证;GRADE;中西医... |
潘慧 | 40 | 医学教育;医学生;生长激素;矮小症;重组人生... |
徐英春 | 37 | 细菌耐药性监测;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药敏试... |
薛华丹 | 33 | 磁共振成像;X线计算机;胰腺;图像质量;磁共... |
张抒扬 | 33 | 罕见病;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急性... |
姜玉新 | 31 | 超声检查;超声;超声诊断;胎儿;超声医学 |
张波 | 28 | 超声;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甲状腺癌;基因表... |
李汉忠 | 26 | 嗜铬细胞瘤;前列腺癌;副神经节瘤;腹腔镜;肾...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北京协和医院 | 1274 | 手术;细胞;肿瘤;外科;综合征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275 | 超声;肿瘤;腺癌;重症;甲状腺 |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82 | 冠状;重症;病毒;手术;冠状病毒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 | 89 | 细胞;动脉;教育;医学生;肺动脉 |
兰州大学 | 49 |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循证医学;人... |
世界卫生组织 | 42 |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循证医学;引... |
北京大学 | 40 | 临床实践指南;肿瘤;手术;外科;... |
复旦大学 | 34 | 临床实践指南;外科;康复;手术;... |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 30 | 临床实践指南;幽门螺;幽门螺杆菌...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0 | 重症;临床实践指南;手术;术后;...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9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4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9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
28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5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1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6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
11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11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10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Z131107000413063)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354) |
2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04B01) |
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Z4B3)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826)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112)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301) |
2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210347010) |
2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6B53) |
2 | 北京市科委基金(Z121107000511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