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纺织技术》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现代纺织技术》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现代纺织技术》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一本由浙江理工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3-1249/TS,国际标准刊号为1009-265X。
《现代纺织技术》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材料工程、纺织工程、染化工程、纺织设备,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1,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现代纺织技术》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借喻词一般需用“”号;课题名用“”号,不用“《》”。
Ⅱ、正文按“前言、资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的顺序书写,为一级标题;以下各级小标题按照:一、(一)、1.安排序号。
Ⅲ、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在引用处。
Ⅳ、来稿请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至8个中文关键词(摘要应使用第三人称,对文章的研究对象、方法、观点做概括陈述,而非导语、小结或评价)。
Ⅴ、作者署名项:高校等大单位注明院系等二级单位,第一作者与第二作者不在同一单位的,分别标注。后列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或直辖城市的,还须标出省份)和邮编。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章友鹤 | 47 | 转杯纺;纺纱;色纺纱;喷气涡流纺;新型纱线 |
祝成炎 | 44 | 复合材料;纺织面料;织物;提花织物;织造 |
余志成 | 30 | 天然染料;染色;真丝织物;真丝;染色性能 |
杨志清 | 30 | 自动络筒机;络筒机;工艺参数;精梳机;浆纱机 |
田伟 | 27 | 纺织面料;复合材料;缝制;提花织物;玻璃纤维 |
陈慰来 | 25 | 经编;针织;面料;混纺纱;汽车内饰 |
吕汪洋 | 22 | 金属酞菁;纤维;光催化;钴酞菁;活性碳纤维 |
陈文兴 | 20 | 金属酞菁;纤维;熔融缩聚;钴酞菁;生丝 |
赵连英 | 20 | 色纺纱;喷气涡流纺;纺纱;纱线生产;技术创新 |
胡旭东 | 19 | 纱线;控制系统;织机;电磁铁;喷气织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浙江理工大学 | 686 | 织物;纤维;纺织;纳米;染色 |
东华大学 | 152 | 纤维;织物;纺织;服装;纺纱 |
西安工程大学 | 105 | 织物;纤维;纺织;针织;纺织厂 |
天津工业大学 | 73 | 织物;纤维;纺织;电纺;纳米 |
浙江工程学院 | 67 | 织物;纺织;纤维;染色;服装 |
江南大学 | 64 | 织物;纺织;纤维;纺纱;织品 |
苏州大学 | 64 | 织物;纳米;服装;纤维;纺织 |
中原工学院 | 51 | 纤维;织物;混纺;纺纱;电纺 |
青岛大学 | 48 | 纤维;织物;纺织;混纺;针织 |
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 | 41 | 纺纱;纤维;纺织;棉纺;环锭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6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2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24 |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 |
1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4 |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
13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12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
11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
1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0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0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DFB51570) |
9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33006) |
4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654) |
2 | 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2006F20012) |
2 |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22300410242)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3085)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245)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6243)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