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蓄电池》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蓄电池》杂志创刊于1962年,是一本由沈阳蓄电池研究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21-1121/TM,国际标准刊号为1006-0847。
《蓄电池》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试验研究、交流与探讨、技术工作随笔、测试与分析、文献综述、工装设备、国外信息、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电力政策分析、电力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电力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9,表明该杂志在电力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蓄电池》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摘要应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须用第三人称语气表达,不宜使用评述性语言,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可选3-5个。
Ⅱ、作者姓名、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传真和Email。
Ⅲ、稿件应附有规范的中英文对照的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及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Ⅳ、第一级标题居中,用中文数字一、二、三等编号;第二级标题左对齐,用中文数字(一)、(二)、
Ⅴ、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参考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正文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并在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注明参考文献序号。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陈红雨 | 42 | 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多晶硅;铅;蓄电池 |
柳厚田 | 21 | 铅酸蓄电池;硫酸溶液;铅;阳极;PB |
华寿南 | 17 | 铅酸蓄电池;蓄电池;复合氧化物;锂离子电池;... |
方明学 | 15 | 铅蓄电池;蓄电池;极板;板栅;接线端子 |
朱松然 | 13 | 铅酸蓄电池;铅蓄电池;蓄电池;添加剂;稀土化... |
王振波 | 12 | 正极材料;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锂离... |
孙成 | 12 | 铅酸蓄电池;蓄电池;电解液;阀控铅酸蓄电池;... |
丁克强 | 11 | 催化剂;铅酸电池;生物修复;污染土壤;自组装... |
郭永榔 | 11 | 铅酸蓄电池;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负极;负极板;... |
赵瑞瑞 | 10 | 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正极材料...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 | 87 | 电池;蓄电池;铅酸;铅酸蓄电池;...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8 | 电池;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59 | 电池;蓄电池;铅酸;铅酸蓄电池;... |
华南师范大学 | 49 | 电池;蓄电池;铅酸;铅酸蓄电池;...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 | 40 | 电池;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 | 35 | 电池;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 | 30 | 电池;蓄电池;铅酸;铅酸蓄电池;...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26 | 电池;蓄电池;铅酸;铅酸蓄电池;... |
天津大学 | 25 | 电池;蓄电池;铅酸;铅酸蓄电池;... |
复旦大学 | 23 | 电池;蓄电池;铅酸;铅酸蓄电池;...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 |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7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6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4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4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4 |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
4 |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 |
3 | 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
3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3066) |
5 |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467061)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4017) |
4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3105043) |
4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B2011205014) |
4 |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20321100) |
3 | 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2R0076) |
3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9-0392) |
3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0749) |
3 |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Bsh120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