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小城镇建设》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小城镇建设》杂志创刊于1983年,是一本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4418/TU,国际标准刊号为1009-1483。
《小城镇建设》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编者絮语、人居环境整治、空间规划与设计、生态景观与风貌、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特色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行业资讯,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建筑政策分析、建筑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建筑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29,表明该杂志在建筑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小城镇建设》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属于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论文需注明:基金名称、项目编号。本刊优先录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成果论文。
Ⅱ、文章正文请采用一级、二级、三级标题的格式,比如:一、(一)1(1),以此类推。
Ⅲ、参考文献凡论及他人工作和观点时均要引出文献,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一般不引用。
Ⅳ、附上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5-8个中英文关键词。摘要应能反应论文的核心内容。
Ⅴ、作者简介的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所在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张立 | 24 | 乡村;城镇化;城乡;小城镇;乡村规划 |
赵之枫 | 21 | 传统村落;小城镇;城市化;乡村;村庄规划 |
叶齐茂 | 19 | 见闻录;欧盟;都市区;乡村建设;土地面积 |
潘晓棠 | 18 | 建设部;村镇建设;新农村;处长;小城镇发展 |
方明 | 17 | 技术导则;村镇建设;村庄整治;新农村;村庄规... |
邵爱云 | 16 | 小城镇规划;技术导则;小城镇;村镇建设;村庄... |
张建 | 16 | 小城镇;村庄规划;建筑设计;城市设计;集体建... |
段德罡 | 15 | 乡村;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教学改革;村庄 |
郐艳丽 | 15 | 城市;城乡规划;乡村治理;公共政策;乡村 |
赵万民 | 14 | 人居环境;三峡库区;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城市...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260 | 小城镇;小城;建筑;城市;农村 |
重庆大学 | 206 | 城市;小城;小城镇;建筑;旅游 |
同济大学 | 189 | 小城;小城镇;乡村;城市;城镇化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 169 | 城市;小城;小城镇;城镇化;乡村 |
清华大学 | 130 | 城市;乡村;小城;小城镇;建筑 |
华南理工大学 | 121 | 乡村;建筑;村落;传统村落;文化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09 | 小城;小城镇;城市;乡村;建筑 |
东南大学 | 98 | 建筑;城市;村镇;乡村;村落 |
华中科技大学 | 95 | 小城;小城镇;城市;农村;乡村 |
北京建筑大学 | 85 | 乡村;村落;传统村落;建筑;旅游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0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0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8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3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3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
2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1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0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7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808A11) |
11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4A01)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8039)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94)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38007) |
3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4A08)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J08B01)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15B01)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2B03)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