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探矿工程》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西部探矿工程》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西部探矿工程》杂志创刊于1989年,是一本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65-1124/TD,国际标准刊号为1004-5716。
《西部探矿工程》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岩土工程、石油和矿业工程、地质工程、隧道工程、爆破工程、钻掘工程机械、路桥和建筑工程、安全和管理工程,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1,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西部探矿工程》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来稿最后需标明作者(编者,译者)的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工作(学习)单位、职务(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详细地址、邮编以及联系电话(手机号码,以方便快递公司投递样刊),未按要求填报相关内容的,一律不予采用。
Ⅱ、如投递稿件有项目资助或其他来源,请予以标明。凡有项目资助者,请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Ⅲ、题目简明扼要,紧扣主题,要有足够的信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便于检索。一般不用符号、公式和缩略语。题目中不建议过多使用定冠词,尤其首字母不使用定冠词。
Ⅳ、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
Ⅴ、摘要篇幅以50-300字为宜,写成报道性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艾贵成 | 24 | 钻井液技术;井壁稳定;油田;钻井液;井眼稳定 |
赵华宣 | 18 | 地热井;潜孔锤钻进;岩溶;空气潜孔锤;空气钻... |
彭振斌 | 15 | 边坡;金刚石;岩溶;稳定性;深基坑 |
陈浩 | 14 | 地热井;空气潜孔锤;岩溶;潜孔锤钻进;地埋管 |
段晓东 | 14 | 水平井;钻井液;区块;钻井液技术;水平井钻井... |
殷琨 | 13 | 潜孔锤;反循环钻头;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射... |
何珊儒 | 13 | 残积土;花岗岩;风化岩;风化带;沉降计算 |
张可能 | 13 | 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注浆;土体;高速公路 |
葛克水 | 13 | 高速公路;地表沉降;开挖顺序;数值模拟;爆破... |
敖春来 | 12 | 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水质特征;钻井;钻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 | 775 | 钻井;平井;水平井;钻井液;油田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 643 | 钻井;油田;盆地;平井;水平井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592 | 钻井;油田;钻井液;油藏;水平井 |
中国石油 | 306 | 钻井;水平井;平井;油田;固井 |
中南大学 | 302 | 地质;隧道;矿床;公路;支护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268 | 混凝土;建筑;裂缝;防渗;地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253 | 隧道;施工技术;地铁;公路;盾构 |
中国地质大学 | 250 | 地质;公路;地基;隧道;高速公路 |
西南石油大学 | 208 | 钻井;储层;盆地;油田;气藏 |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 | 207 | 地质;矿床;地质特征;找矿;金属...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4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12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49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
23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 |
2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6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3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
13 | 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 |
11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10 |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1 | 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SZD0414) |
7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6-002)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4004) |
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IZX05014-001) |
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2-005) |
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1-006)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B06B08)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308)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4108)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6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