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刊》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图书馆学刊》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图书馆学刊》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辽宁省文化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21-1033/G2,国际标准刊号为1002-1884。
《图书馆学刊》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专题研究、理论园地、管理纵横、信息组织、服务经纬、数字网络、文献考略、研究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48,表明该杂志在教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图书馆学刊》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正文采用5号宋体,单倍行距,每一段落开头空2个字距离。
Ⅱ、同一页类列出多个注释的,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Ⅲ、稿件请附中英文对照的标题和摘要。摘要提供的信息应能客观反映论文主要内容,中文摘要字数限定在300字以内。
Ⅳ、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作者来自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单位分别标注,以分号隔开。并在作者单位名称前标注1.2--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Ⅴ、本刊欢迎各类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投稿,省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刘冰 | 35 | 刻本;图书馆藏;宋刻本;春秋;宋代 |
于鸣镝 | 24 | 图书馆;图书馆学;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员;学术... |
王荣国 | 18 | 图书馆;文化厅;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事业;... |
张秀兰 | 18 | 图书馆;RDA;文献著录;编目;编目规则 |
王筱雯 | 18 | 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残疾人;人工智能;公共... |
刘凤侠 | 17 | 图书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ESI;学科 |
姜岳 | 15 | 图书馆;信息服务;情报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图... |
王宇 | 14 |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素养教育;共享空间;图... |
高贤 | 13 | 图书馆;图书馆信息服务;图书馆学研究;知识经... |
王松林 | 12 | 信息组织;元数据;数字图书馆;文献编目;《中...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辽宁省图书馆 | 739 | 图书;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编... |
沈阳师范大学 | 163 | 图书;图书馆;高校;馆员;学科 |
辽宁师范大学 | 150 | 图书;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学;高... |
东北大学 | 136 | 图书;图书馆;高校;网络;教育 |
辽宁大学 | 129 | 图书;图书馆;高校;馆员;资源建... |
国家图书馆 | 124 | 图书;图书馆;古籍;资源建设;数... |
沈阳市图书馆 | 121 | 图书;图书馆;信息服务;图书馆工... |
武汉大学 | 115 | 图书;图书馆;数字图;数字图书馆... |
大连市图书馆 | 106 | 图书;图书馆;古籍;网络;图书馆... |
丹东市图书馆 | 94 | 图书;图书馆;馆员;图书馆员;信...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1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51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
4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3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28 | 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 |
25 |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
2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0 |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 |
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7 |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TQ017)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H016) |
3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2SJD870005) |
3 |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无) |
3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2BTQ003) |
3 |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YGG09010) |
2 |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13BTQ002) |
2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0JK220)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120)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TQ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