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一本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32-1693/N,国际标准刊号为1672-0679。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综合栏目、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科技动态、简讯,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科技政策分析、科技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18,表明该杂志在科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列在作者姓名下面。
Ⅱ、若有基金项目,请填写项目名和编号。
Ⅲ、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并与英文标题一致,文题经常用于检索系统,尽可能不使用不常见或同行不熟悉的缩略语、符号和分子式。
Ⅳ、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参考文献,文献序号按出现先后排序,并在文中相应处标出。
Ⅴ、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称写成文章结构介绍,并且不得含自我评价,请不要出现“本人”、“本文”等词起写。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顾强 | 48 | 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钢框架;半刚接钢框架;... |
沈耀良 | 26 | ABR;厌氧氨氧化;废水处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
李启才 | 20 | 自复位;钢板剪力墙;钢框架;滞回曲线;高强螺... |
毛小勇 | 19 | 耐火极限;抗火;抗火性能;温度场;PEC |
何若全 | 19 | 钢框架;滞回性能;半刚接钢框架;钢结构;墙结... |
赵宝成 | 18 | 滞回性能;耗能支撑;耗能;耗能梁段;钢框架 |
黄勇 | 17 | 厌氧氨氧化;磷;底泥;脱氮效能;磷形态 |
常军 | 16 | 随机子空间;损伤识别;参数识别;结构模态参数... |
王俭 | 16 | 机器人;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CPU芯片;温度 |
于安林 | 15 | 耗能梁段;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耗能;滞回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苏州科技学院 | 688 | 钢框;钢框架;混凝土;城市;有限... |
同济大学 | 65 | 水处理;垃圾;给水;废水;渗滤 |
东南大学 | 26 | 有限元;应力;预应力;桥梁;有限... |
中国矿业大学 | 17 | 垃圾;生活垃圾;热解;热解特性;... |
苏州大学 | 16 | 机器人;路径规划;移动机器人;圆... |
苏州科技大学 | 16 | 自复位;系统设计;抗震;剪力;剪... |
青岛理工大学 | 9 | 污泥;丝状菌;污泥膨胀;絮凝;絮...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9 | 污染;TIO2;导电聚苯胺;生产废水... |
南京林业大学 | 8 | 力学性;进电机;园林;园林应用;... |
南京工业大学 | 8 | 沉降;有限元;有限元分析;软土;...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9 | 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
29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26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19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
18 |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
16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
1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4 |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 |
12 |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320)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99)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326)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08062)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249) |
8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549) |
6 | 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8-K2-35) |
6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K6-5)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285)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