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杂志创刊于1956年,是一本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21-1134/S,国际标准刊号为1000-170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学科带头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征稿简则,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农业政策分析、农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84,表明该杂志在农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中文题名不应超过20个汉字。并应译成相对应的英文题名,英文题名仅仅第一单词的第一字母大写。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共用的缩略语。
Ⅱ、文献条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中外文分别排列。
Ⅲ、文章一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凡书籍、报刊、文章篇名等,均用书名号《》书名与篇名连用时,中间加间隔号。
Ⅳ、文章中直接征引的重要资料(观点、史实或数据等),以页下注释方式说明;参考书目列于文章末尾。
Ⅴ、本刊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对来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删节。所有文章一经发表,即有权提供给各合法电子媒体使用,作者若不同意,请在投稿时说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天来 | 129 | 番茄;日光温室;温室;光合作用;保温被 |
徐正进 | 90 | 水稻;穗型;粳稻;穗部性状;直立穗型 |
陈温福 | 89 | 水稻;杂草稻;生物炭;粳稻;株型 |
迟道才 | 60 | 水稻;参考作物腾发量;参考作物;灌溉;生物炭 |
傅俊范 | 56 | 生物学特性;人参;病原鉴定;人参锈腐病;药用... |
刘志恒 | 46 | 生物学特性;稻瘟病菌;病害;水稻;生物学特性... |
陈捷 | 43 | 木霉菌;玉米;木霉;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玉米弯... |
王铁良 | 42 | 日光温室;芦苇;湿地;温室;秸秆 |
韩晓日 | 42 | 棕壤;生物炭;长期定位施肥;玉米;花生 |
张玉龙 | 42 | 保护地;渗灌;土壤;保护地土壤;设施土壤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沈阳农业大学 | 3373 | 水稻;玉米;土壤;番茄;基因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208 | 玉米;病菌;水稻;葡萄;基因 |
中国科学院 | 121 | 土壤;玉米;基因;森林生态;森林... |
中国农业大学 | 76 | 温室;日光温室;光温;土壤;电网 |
西安理工大学 | 61 | 土壤;入渗;地下水;水资源;径流 |
东北农业大学 | 43 | 基因;土壤;干旱;大豆;胁迫 |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38 | 油松;土壤;造林;植物;软枣 |
沈阳大学 | 37 | 蚤蝇;土壤;污染;基因;有丝分裂 |
华南农业大学 | 33 | 水稻;无人机;植保;线虫;直播 |
南京农业大学 | 28 | 黄瓜;幼苗;蔬菜;基质;番茄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7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92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
159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36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
13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03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
101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89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84 |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66 | 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4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2103110007) |
13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5) |
12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CT200516) |
1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247010)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46) |
10 |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05L385) |
9 |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640) |
9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2080) |
8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