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生态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生态学报》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半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2031/Q,国际标准刊号为1000-0933。
《生态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生物政策分析、生物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生物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3.21,表明该杂志在生物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生态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参考文献:对引文作者、出处、版本等详细情况的注明,序号为:[1] [2] [3]……格式为:序号、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Ⅱ、中文关键词一般为3~5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
Ⅲ、注释用尾注形式,注释信息要规范。
Ⅳ、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
Ⅴ、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欧阳志云 | 210 |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生... |
傅伯杰 | 110 | 土地利用;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 |
王效科 | 106 | 臭氧;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系统;城市 |
刘世荣 | 105 | 南亚热带;气候变化;川西亚高山;人工林;生物... |
彭少麟 | 87 | 生态系统;南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生... |
杨玉盛 | 87 | 杉木;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人工林;亚热带 |
陈利顶 | 87 | 土地利用;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丘陵... |
郑华 | 79 |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生... |
吴钢 | 72 | 生态系统;高山冻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 |
马克明 | 66 | 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土地利用;...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3313 | 土壤;生态系统;生态;植物;群落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297 | 土壤;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植被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 | 1221 | 生态系统;生态;土壤;城市;生态... |
北京林业大学 | 751 | 土壤;植物;生态;生态系统;群落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709 | 土壤;生态系统;植物;气候;人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629 | 土壤;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植被;... |
北京师范大学 | 595 | 生态系统;生态;植被;土壤;生态... |
东北林业大学 | 468 | 土壤;落叶松;植物;兴安落叶松;...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437 | 土壤;植物;生态系统;植被;物量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384 | 植物;土壤;群落;草原;水分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98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4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37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503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418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95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374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366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321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317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5) |
41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01) |
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99370) |
39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5-02) |
3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7B01) |
2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2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303) |
26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054) |
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033004) |
25 |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