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一本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4-1661/X,国际标准刊号为1674-5906。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研究论文、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环境政策分析、环境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环境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11,表明该杂志在环境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提供中文内容提要,提要篇幅为200 — 300 字。力求充分说明文章的核心、论证方法及研究价值,语言准确精炼。
Ⅱ、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例如:××省××市(区、县)××路××号××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件,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联系。
Ⅲ、作品要求:本刊保留审稿、退稿和修改稿件的一切权力。
Ⅳ、文章大标题不超过20字,要简明、具体、可以概括全文,特别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副标题。
Ⅴ、参考文献的引用应严格遵循“著录直接引用文献,最必要、最主要、最新的和正式出版的文献”的原则,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律不得引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彭少麟 | 20 | 生态系统;南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生... |
陈家长 | 18 |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产养殖;吉富罗非鱼;鱼类 |
赵文吉 | 17 | GIS;遥感;PM;地理信息系统;湿地 |
肖以华 | 16 | 常绿阔叶林;冰雪灾害;珠江三角洲;土壤线虫;... |
陈步峰 | 16 |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珠江三角... |
陈晓宏 | 16 | 东江流域;径流;水资源;珠江流域;洪水 |
姚玉璧 | 15 | 气候变化;干旱;黄土高原;马铃薯;气候变暖 |
章家恩 | 15 | 福寿螺;水稻;生态学;生物入侵;鸭稻共作 |
段舜山 | 14 | 海洋微藻;球形棕囊藻;微藻;壬基酚;三角褐指... |
张卫强 | 14 | 南亚热带;光合特性;针阔混交林;黄土半干旱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588 | 土壤;污染;植物;群落;重金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75 | 土壤;物量;植物;群落;微生物 |
华南农业大学 | 142 | 土壤;污染;植物;水稻;入侵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128 | 土壤;污染;有机碳;群落;沉积物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24 | 土壤;草原;荒漠;针茅;荒漠草原 |
中山大学 | 118 | 污染;生态;城市;植物;土壤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117 | 土壤;人工林;植物;植被;碳储量 |
北京林业大学 | 111 | 土壤;植被;植物;人工林;群落 |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 | 99 | 土壤;污染;重金;重金属;菜地 |
学研究院 | 89 | 土壤;污染;重金;重金属;城市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19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0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3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8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57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55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149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10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00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
95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5-02) |
1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5) |
14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39005) |
1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10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9)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628)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764)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85) |
7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