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生态毒理学报》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生态毒理学报》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内刊号CN:11-5470/X,国际刊号ISSN:1673-5897
创刊时间:2006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综述、专论、生态毒理学教学常设专栏,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环境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环境实践者对各类环境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环境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环境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环境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子健 | 56 | 沉积物;多环芳烃;稀有;有机氯农药;有机污染... |
杨旭 | 43 | 甲醛;小鼠;DNA-蛋白质交联;DNA损伤;气态甲... |
马梅 | 30 | 沉积物;饮用水;双杂交;污染物;重组基因酵母 |
秦占芬 | 26 | 非洲爪蟾;黑斑蛙;内分泌干扰物;蝌蚪;急性毒... |
黄益宗 | 23 | 土壤;水稻;重金属;砷;骨炭 |
周启星 | 23 | 土壤;植物修复;污染土壤;镉;重金属 |
王会利 | 22 | 土壤;塑料;农药;阿维菌素;蜥蜴 |
金小伟 | 21 | 底栖动物;生态风险;氯酚类化合物;生态;水质... |
刘薇 | 21 | 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降雪;全氟化合... |
于红霞 | 20 | 内分泌干扰物;高通量;多溴联苯醚;核受体;毒...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 | 291 | 污染;毒性;土壤;重金;重金属 |
中国科学院 | 248 | 污染;毒性;细胞;重金;重金属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61 | 污染;毒性;污染物;细胞;毒性效...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101 | 水生;污染;水质;水质基准;毒性 |
南京大学 | 93 | 毒性;斑马;斑马鱼;毒性效应;内... |
上海海洋大学 | 85 | 毒性;重金;重金属;毒性效应;污... |
南开大学 | 82 | 毒性;污染;毒性效应;生态毒理;...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 | 71 | 化学物;化学物质;化学品安全;污... |
中国海洋大学 | 69 | 毒性;毒性效应;污染;鱼类;塑料 |
大连理工大学 | 64 | 毒性;全氟辛烷;全氟辛烷磺酸;化...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45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2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5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2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8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78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75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54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52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45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9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5-02) |
1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3-003) |
1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6A302) |
1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0AA065105) |
10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1092)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799)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90283) |
8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6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502001) |
6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404-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