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61-1272/P,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3409。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土壤侵蚀、土壤资源、土地利用、西部大开发、全国生态环境整治方面,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农业政策分析、农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19,表明该杂志在农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论文题目:应尽量简洁、准确,一般不超过20字。
Ⅱ、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志,不分文献类别不加编号,顺序排列。中文参考文献在前,按拼音顺序排列;英文参考文献在后,按字母顺序排列。
Ⅲ、文章正文全部采用宋体五号字。全文行距固定值17磅。论文中的所有字母和数字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文章内有插图的,请提供原图。
Ⅳ、脚注中的外文参考文献要用外文原文,作者、书名、杂志名字体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书名、杂志名等用斜体,其余采用正体。
Ⅴ、其他来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权删改。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穆兴民 | 69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径流;输沙量;径流量 |
李占斌 | 62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淤地坝;侵蚀产沙;径流 |
杨勤科 | 56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水土... |
郑粉莉 | 50 | 土壤侵蚀;黄土高原;坡面;东北黑土区;细沟侵... |
余新晓 | 49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侧柏;土地利用;森林生态... |
雷国平 | 42 | 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耕地;土地利用变化;挠... |
李壁成 | 39 |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小流域;试区;数字流域 |
王秀茹 | 37 | 土地整理;节水灌溉;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生态... |
刘国彬 | 37 | 黄土丘陵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土... |
王继军 | 37 |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流域;农业...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1482 | 土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水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83 | 土壤;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水分;... |
北京林业大学 | 534 | 土壤;植被;水分;水土;土壤水 |
成都理工大学 | 228 | 滑坡;地质;石流;泥石;泥石流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0 | 土壤;植被;土地利用;黄土高原;... |
北京师范大学 | 194 | 土壤;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水土;... |
北京大学 | 182 | 水土;土壤;水土流失;地貌;生态 |
宁夏大学 | 178 | 生态;土壤;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54 | 土壤;植被;沙地;锡林河流域;径... |
东北农业大学 | 150 | 耕地;土地利用;三江平原;生态;...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9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6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6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7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4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13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18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116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112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104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6B02) |
22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6A-04) |
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503) |
17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6A-4) |
1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1B05) |
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5050) |
1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21) |
1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1)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102016)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