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水土保持研究》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水土保持研究》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国内刊号CN:61-1272/P,国际刊号ISSN:1005-3409
创刊时间:1985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土壤侵蚀、土壤资源、土地利用、西部大开发、全国生态环境整治方面,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农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农业实践者对各类农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农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农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农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穆兴民 | 69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径流;输沙量;径流量 |
李占斌 | 62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淤地坝;侵蚀产沙;径流 |
杨勤科 | 56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水土... |
郑粉莉 | 50 | 土壤侵蚀;黄土高原;坡面;东北黑土区;细沟侵... |
余新晓 | 49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侧柏;土地利用;森林生态... |
雷国平 | 42 | 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耕地;土地利用变化;挠... |
李壁成 | 39 |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小流域;试区;数字流域 |
王秀茹 | 37 | 土地整理;节水灌溉;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生态... |
刘国彬 | 37 | 黄土丘陵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土... |
王继军 | 37 |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流域;农业...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1482 | 土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水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83 | 土壤;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水分;... |
北京林业大学 | 534 | 土壤;植被;水分;水土;土壤水 |
成都理工大学 | 228 | 滑坡;地质;石流;泥石;泥石流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0 | 土壤;植被;土地利用;黄土高原;... |
北京师范大学 | 194 | 土壤;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水土;... |
北京大学 | 182 | 水土;土壤;水土流失;地貌;生态 |
宁夏大学 | 178 | 生态;土壤;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54 | 土壤;植被;沙地;锡林河流域;径... |
东北农业大学 | 150 | 耕地;土地利用;三江平原;生态;...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9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6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6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7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4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13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18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116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112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104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6B02) |
22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6A-04) |
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503) |
17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6A-4) |
1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1B05) |
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5050) |
1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21) |
1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1)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102016)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346) |